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后来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云归不知处,寂然度一生。
骆宾王的咏鹅诗《鹅》,妇孺皆知,千古流传。虽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但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鹅的突出特征进行描写,自然真切。“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从色彩上,形象上都堪称一绝,可爱的小鹅浮水动态栩栩如生。
七岁既能作诗,且诗意尚新,意境唯美,从小看大,足见骆宾王将来可堪当大任。能做大事者必经过一番磨砺,譬如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挫折,受得起打击,丢得起面子,扛得起责任。这十个“得”,可以说在骆宾王的身上都已经灵验了,他后来遭到打击入狱,在《在狱咏蝉》写出了他身陷囹圄的复杂情感:“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致大狱,历尽磨难,鬓已星星也。在狱中看到听到这高叫的秋蝉,蝉是黑的,自己鬓角是白的,两两对照,不禁黯然伤神。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七步作诗,反观现在,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蝉愈叫心更躁,“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高洁的性情不为人理解,相反还被诬陷进入大牢,“无人信高洁”是对坐赃的辩白,字字如泪,直戳人心。
骆宾王还有一首诗歌也比较有意思,就是他的《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记得云龙湖下沉广场恒水俱乐部的出口第一个诗词灯箱柱子上就是这首诗,每天来云龙湖冬游看到这灯箱上的诗句,对骆宾王抱有崇敬之情,他是有情有义之士,他是多才多艺之人。诗人易水旁送别友人,面对易水寒波,想到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不觉更加意冷心寒,生不逢时,沉沦孤寂。全诗一明一暗,一古一今,最后定格在一个“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更感寒气逼人。古人荆轲已去,但他的精神常在,英风壮采,值得人们学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在时光的漂洗中,如何思索生命的来和去,骆宾王他是一个心中有窗的人,但是,武则天那个时代,他的那扇窗没有机会真正打开,七岁便可写诗,但未老先逃不知归处,机会就是这样,它是世界上最残忍的情人,小的时候宠着你,可是一转身就回不去了,找不到了,仿佛跟你看了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