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一只领略过四季的南瓜。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老了。外皮不是漂亮的橘黄色,而是覆盖着一层灰白,身上还有磕碰过的污渍,就像吃饭都战战巍巍的老者,不小心把碗打翻了,汤水撒在了胡子上。
蹲在菜市场的一角,看着那些青翠的“小鲜肉”在清晨的阳光下朝气蓬勃,我不禁心生自卑。
你看,黄瓜妹妹头戴小黄花,身穿绿裙子,身材苗条,曲线玲珑,嫩得可以掐出水。玉米弟弟扒去外皮,露出纤细的玉米须,颗颗玉米粒嫩白嫩白的,就像婴儿的肌肤。
再看看我自己,曾经翠绿的表皮已经老成坚硬的壳。力气小点的人,刀都可能切不进去。
“哎,我这样的菜,真的有人要吗?”我垂下眼睑,默默叹气。
02
正在我想得出神时,摊位前来了位爷爷。他问了问价,甚至都没有讨价还价就把我买下来了。跟着爷爷回家的路上,我十分忐忑。“爷爷把我买回家,会怎么吃呢?万一我味道不好,爷爷会不会很失望啊?我长得太胖了,看把爷爷累得!......”
回到家,爷爷把我洗净、削皮、切块,直接上锅蒸起来。“原来我的制作工艺如此简单,会好吃吗?”我有些丧气。
十几分钟后,爷爷关了火,把我端上桌。我硬硬的瓜肉变软了,肉身颜色在高温下变成了漂亮的金黄色,流出了同色的汁水。“哇,原来硬壳下的我,颜值还不错呢。”我自卑的心里开始有了一点小期待。
爷爷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开始吃饭了。我期待地看着爸爸、妈妈的筷子,既希望他们尝一尝我的味道,又怕他们不喜欢我。哎,好是纠结。
“这个南瓜不甜,不好吃。”爸爸的一句话把我从失神中拉了回来,让我如遭雷击。“果然,我果然是不好吃的。不好看也不好吃,为什么要有我这样的菜?”我伤心得不能自已,心都揪到了一块。
“没关系,这个南瓜不适合清蒸,换个适合它的做法就会很好吃呢。”妈妈说道。听到这里,我愣住了,擦掉半干的眼泪,有些将信将疑。真的不是我资质太差,而是烹饪方法不适合?
03
吃完饭,妈妈拿了一个干净无水的碗,用筷子夹起滤掉汁水的南瓜块,轻轻地放进碗里,然后用勺子把瓜肉碾碎。这个工作并不费力,高温蒸熟后的我,有一颗非常柔软的心。
之后,妈妈加了几勺白糖到碗里,搅拌均匀后,开始倒入汤圆粉。细白的汤圆粉混入南瓜糊中,很快就被染成了金黄色。没想到瓜肉中有这么多水分,妈妈倒了3次汤圆粉,面糊才有了面团样。前两次倒入汤圆粉,可以用勺子搅拌,等到面糊成团时,就要用手来揉面了。一定要注意,汤圆粉要分批次倒入哦,根据瓜肉的水分来逐步调整汤圆粉的用量。总体原则是面团光滑不沾手。
揉好面团,妈妈拿出一口平底锅,烧热,倒入薄薄的一层油。用少量油煎,可以煎出焦脆的外壳,口感更好。油多了,就变成炸,太油腻。
然后把南瓜面团揪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揉成小圆,压成直径约4厘米的圆饼状,放到平底锅里小火慢煎。一定要用小火,耐心地慢慢煎。妈妈说:“做个南瓜饼也要有态度。大小均匀是为了摆盘好看,合适的大小吃起来没有压力,小火慢煎是为了得到外焦里嫩的口感。哪怕是做简单的南瓜饼,也要有用户思维,做到比别人更好。”
04
南瓜饼煎好端上桌,家里的两个宝宝特别爱吃,爷爷奶奶尝过也赞不绝口。虽然这一趟南瓜之旅即将结束,但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发挥了自己在这世间的最大价值。
如果你像我一样,暂时还没找到自己的价值,或者对自己有诸多怀疑,不要怕,努力去尝试,把自己打碎重揉后,说不定就迎来了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