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服务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的基层文化服务却存在着“自嗨”现象,与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感受相脱节,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基层文化服务“自嗨”,主要体现在资源与服务的不匹配上。一方面,文化资源看似丰富多样,但多集中于城市或发达地区,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导致群众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较为单一和固定,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使得文化服务的“到达率”大打折扣。
造成基层文化服务“自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部分地方和部门在提供文化服务时,缺乏对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的深入调研,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固有模式来开展工作,导致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脱节。另一方面是文化服务的配送渠道不够畅通,存在着中间环节梗阻、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文化资源无法高效地到达基层。同时,基层文化人才短缺,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有限,也制约了基层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要避免基层文化服务沦为“自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需求调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提供文化服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方案,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拓宽配送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服务配送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文化服务的传播方式和配送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优质文化资源能够更加便捷地到达基层群众手中。同时,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文化服务下沉基层。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基层文化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为基层文化人才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基层文化服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四是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加强对基层文化服务的监督和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文化服务的质量、效果、群众满意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基层文化服务能够真正满足群众的需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基层文化服务关乎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关乎基层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我们要坚决杜绝基层文化服务的“自嗨”现象,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让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现基层文化繁荣发展和群众精神富有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