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刚看完《不完美的父与子1》,我又趁孩子午睡的间隙,一口气看完了第二部,哈哈哈哈哈哈,不夸张的说,我全程笑到几乎停不下来。
育儿里的笑点和泪点,全都被作者一一呈现于画纸上,书里既有诙谐幽默的成分,也有引人深思的时候。
传统的观点里,都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你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不能犯错,不能有缺点,这一点,在我们父母这一代人身上尤其明显,很多小伙伴表示,印象里,父母都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即使犯了错也不会承认的,好像认错是一件不被原谅的事。
有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曾经跟我分享过童年时一件很不愉快的记忆:
有一次放学后,她独自在家写作业,母亲突然从田里干完农活回来,劈头盖脸就质问她抽屉里的10块钱哪去了?
朋友被问懵了,迟迟没接过话。
这时候母亲怒了,狠狠骂了她几句,因为时间比较久,具体说的啥已经记不起来。最后她的父亲回来,才知道钱被父亲拿去买了肥料。
母亲冤枉了她,却始终没再提及这件事。朋友说,这么多年,她一直在等母亲给她一个道歉,可等了二十几年,却从未等到。
或许,她的母亲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于忙碌的生活里,这实在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可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它却很大很大,大到终其一生也无法忘怀。
朋友说,不是不曾原谅母亲,而是搁在童年的灰色记忆,怎么也抹不掉。
承认自己也会犯错,是为人父母完全可以坦然面对的一件事,孩子之于父母,既是缘分,也是修行,相互成长,才是一段良性的亲子关系。向孩子承认自己也会犯错,并不丢脸,也无不妥,更不会因此毁灭自己在孩子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伟岸形象。
02
就像美国漫画家布莱恩。戈登的这本漫画里传达的父亲和孩子之间,那种轻松、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真的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好好看上一看。
以前听过对于养育孩子最形象的一句话就是:“头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
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似乎也不无道理。初为人父人母,大家都是新手,第一次照顾难搞的孩子,自然手足无措,除了看书取经,似乎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嘛。
身边有个别生了二胎的亲戚,生完二胎的心态竟然跟第一胎完全不同,虽然对于很多育儿秘籍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但是面对同样的小东西,却丝毫没再怕的。
也许,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却都希望用心陪伴孩子长大,在不完美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也算是美事一桩。
当父母这件事,我觉得偶尔还是要佛系的,当然,这并不表示,可以不管不顾,任由孩子自己“野蛮生长”,而是,允许自己适当的犯些小错,比如给孩子理发理得有点失败、做的辅食不合口味......只要不涉及危险方面的小错误,真的没必要太苛求。
跟作者一样,我的孩子刚出生的头一年,是我最最焦虑的时候,因为没人帮忙照顾,出了月子,就是自己跟这个小家伙单打独斗、斗智斗勇,曾经为她不喝奶粉烦恼、为辅食做的不够花样多而沮丧、甚至走路不够早而焦虑......
现在想想,真的完全没必要,这大千世界,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大人这样,孩子也是如此,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真的很重要。
03
照顾孩子,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看得出来,作者虽然饱受两个孩子的“摧残”和“折磨”,但依旧充分享受这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一页又一页的搞笑画面,画出了每一个家庭与孩子相处的时光,相爱相杀,处处都让人看得哭笑不得。
看到这本书,你会笑,会哭,会流汗,就像带了一天孩子似的。
漫长的育儿过程,也许我们都会备受打击,犯下一个又一个令人捧腹的错误,千万别因此变得诚惶诚恐,生怕犯错,真的,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并无不同。
跟孩子承认自己并不完美,也会犯错,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很赞,不信?那你快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