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等,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至此“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回首吴谢宇的成长经历及弑母悲剧,不难看出,吴谢宇的人格是分裂的、多重的,而且其不同人格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和冲突,最终导致其弑母悲剧发生。
提起吴谢宇,人们多次用“完美"来形容他。
他是完美的超级学霸:中考全校第一,以高分通过北大的自主招生,大一大二获得北大奖学金,被同学称为“学神”;他是完美的暖心校友:他非常热心,同学有不会的题目,只要找到他,他都愿意一一解答。他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会因为自己参与的体育项目没有得到第一,而自责到流泪;他是完美的邻家小孩:在亲戚朋友的印象中,他从小到大都非常懂事,从没有让父母操过心。
可完美的另一面,却是弑母的恶魔!
提前购买作案工具,趁母亲不备用杠铃击打母亲头部致其死亡,母亲死后还试图割下头颅,并用活性炭层层包裹尸体,防止腐臭。后又伪造母亲辞职信,谎称出国留学,骗取亲戚144万巨款用于挥霍嫖娼。逃亡期间,他白天是辅导老师,晚上是取悦富婆的夜店男模,还与性工作者交往,俩人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经过对很多媒体报道的细致查阅,以及整个案件从发生到庭审的多次复盘,我们可以推测人们口中一个又一个的“完美”,正是推动吴谢宇走向深渊的重要原因。
吴谢宇的优秀离不开母亲谢天琴的培养,谢天琴是一名中学老师,她性格要强,为人低调内敛,恬静清高。在吴谢宇父亲癌症去世以后,她谢绝了所有外界给的帮助,包括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她相信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养活母子二人,可以把孩子培养好,她对吴谢宇极其严格。吴谢宇在杀害母亲后,曾表示他们母子关系曾经一度都很差,封闭的母子关系让他想要逃离,想要摆脱母亲。
在母亲全方位的注视下,吴谢宇的“完美”绝非天然的,自主的,而是一点一点被雕琢,一点点被驯化出来的。
吴谢宇前女友接受采访时表示---
自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拥有两种自体,一个是假自体,一个是真自体。幸运的人,真自体和假自体逐渐趋近,达成一致。不幸的人,被完全割裂的假自体蒙蔽多年,压抑不住的时候,终于得到了最极致的爆发。当杀死母亲的那一瞬间,吴谢宇杀死的是自己存活了22年的假自体。
那个假自体完美无缺,却是从小被训练得如此。
那个真自体放荡下流,但那是真的,也是母亲无法接受的。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吴谢宇曾对母亲说想要自杀。而母亲是怎么做的呢?他妈妈回了一句:你想自杀?那我也活不了了,我也想死。如果你要自杀,那不如我先死。”
吴谢宇说自杀,其实是一种求助,母亲不仅没有提供帮助,反而说出要死一起死的话,把儿子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捆绑起来。
在心理学里,这种亲子关系叫“恶性共生"。具体表现为,父母不能相爱,也不能爱自己,所以用亲子关系替代其他关系,试图用亲子关系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孩子呢,他们没有机会发展自己,只好把别人的需要当成自己的需要,内心空虚,没有存在感。即使痛苦甚至怨恨,但仍无法离开彼此,畸形的纠缠在一起。但两个人灵魂是注定无法装进一个躯壳的,强行挤进去,最后只能收获同时碎裂的两个人。
孩子是带着自身对生命的渴望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当脐带剪断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精神上自立的人。当作为一个人的自由被剥夺了,被控制了,任谁都想要摆脱,但是吴谢宇却以一种最极端、最错误的方式结束了这种精神控制。
当然,不管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了吴谢宇,弑母之罪都是无法原谅的恶行。死刑,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而这场悲剧,给了我们2个启示:
1、真正的爱与教育,从你发自内心的爱自己开始。
很多人一生学不会的,就是爱自己。
谢天琴尽到一个好妈妈的责任,但唯独不知道如何爱自己,如何让自己快乐一点。父母的情绪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温度,当你自己都不知道如何爱自己,自己都不能让自己开心的话,如何能培养出一个快乐的孩子呢?
2、真正的爱与教育,一定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完整。
尊重孩子的完整人格,当然并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而是在给孩子正确引领和教育下,尊重孩子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但这种爱中必须留有缝隙,留有独立空间,才能让爱在你们之间良性流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