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近在看的书提到一个观点:我们小的时候恐惧的东西我们长大以后很难去克服,并且为了避免重复面对这种恐惧,我们会重复着小时候的一些行为习惯,包括努力的想要讨好所有人——原生家庭的父母会喜欢懂事、听话、乖的小孩,这种小孩在校的时候会为了这个“懂事”、“听话”、“温柔”的标签变得被动的温柔、懂事,或者努力的不去造成某种在原生家庭中可能会导致矛盾爆发的局面,比方说提出自己的要求、有自己的想法,甚至穿某种自己也很想尝试的颜色的衣服。
这些孩子在他们幼年时潜意识为了获得安全的成长环境,为了自我保护,会被动或主动的顺从当时掌握权力的人——父母、老师、哥哥姐姐、年长的同伴、同龄人中性格更为强势的人、比较凶的人。
以至于后来他们潜意识里在遇到相同的场景的时候,大脑中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直接指导他们的行为会重复当年的选择。
毕竟随着时光流逝,有的人是成长蜕变,而有的人只是长大。
而被那些别人强加的标签——“温柔”、“懂事”、“顾家”、“体谅他人”、“友善”、“要让别人喜欢你”、“不懂事”、“难成气候”、“笨”、“蠢”、“情商低”、“呆”、“讨人嫌”到最后变成了一张张假面画皮,而人们,或主动或被动的缩在这张假面画皮掩饰的躯壳之下。
画皮戴久了,有的人就再也找不到自己原来长什么样子了,而有的人仍旧能遵循自己的天性,撕开这张画皮,冲破它,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
前着是习性,后者是本能;前者是麻木,后者是梦想与活力。
②
在一场关于个人成长的演讲比赛中,有的选手说成为一个很好的演说家是自己毕生的梦想,演讲台上的灯光、台下的掌声、宣泄至动情处和观众一起创造的极度共情联动时刻能让他浑身燥热,“感觉自己的灵魂被蒸腾出来,盘旋在头脑上空,盘旋在人群上空,充斥萦绕整个舞台”。
也有的选手,他们的上台,完全是“被迫”的,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上台,他们面对的就只能是台后的阴冷、黑暗、寂静以及那些埋藏在黑暗中伺机生啖其血肉的怪物。为了不面对那些怪物,他们选择站在台上,纵使台上耀眼的灯光晃的人眼睛生疼,纵使台下的人群频频投来的是质疑、不屑的眼光,即使他们是台上的小丑、配角。
能支撑一个人走的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厉害的,除了幸福,就是恐惧,对过去的恐惧,对不想要的生活方式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