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努力不是孩子的错
段老师在上午授课答疑时说,“孩子不是不努力,只是不知道如何努力”,“我们一定要在指导孩子学习管理方面下功夫”,“只有具备学习管理能力的孩子,才能成为学霸”。
谁不想考第一名呢?成绩再差的学生也有冠军梦,只不过没有人相信TA,没有人支持TA,最终连TA自己也不信了。孩子缺乏的是“做”的方法,努力只是一种状态,一种程度,一个标签,一种判断,而不是操作步骤,而孩子迷茫的往往是怎样做才是努力,怎样行动,才能换得别人言语中认可的“努力”。像“好好学习”,“不要粗心”,“上课专心”,“认真完成作业”,“考好一点”等等,都是一种状态描述,不是逻辑关系中“因为”,不是过程是现象,不是步骤是标准,不是具体的行动指南而是抽象的结论表述,因此说了孩子也不明白,说了也是白说。在这一点上,非常佩服段老师给出的导师的提分模版,那就是一种行动计划、实施步骤,尤其是在护航时目标任务的分级分层的细切、细分、细化,在一层层一步步的抽丝剥茧中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起点和有效行动,这种潜能的激发真得是落到实处了。有时候,我们给孩子说一堆道理、打一腔鸡血、声嘶力竭地呐喊助威,真不如让TA体验一次小小的成功、一次真正的“做到”来的更有效。
2.不打无准备之仗
导师工作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既有材料的准备,也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有专业知识,也有经验总结,技能技巧方面也要不断练习,不仅仅是易子而教时的练习,也要有同组老师之间的模拟练习,还要有自己对镜自语的预演练习,同时在与孩子护航前,最好写出几句话,写出预期的流程与目标,就像实习老师的教案一样。心中有蓝图,手中有地图,这样才能指挥飞机的航线。否则,空空的大脑、被动刻板的发问,如何得到孩子的认可?现在的孩子掌握了太多的信息,他们的吸收、接受、反馈能力都是很强的,他们倒像是丰富的知识宝库,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的话,真得会被孩子嫌弃的,更别提护航引导了。
3,教育需要一份情怀与热忱
跟随段老师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始终感受到一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御梦飞翔的气魄,大爱无边的情怀。育人者,首先要有一份乐于奉献的情怀,因为这不仅仅是换得薪酬的事业,更是生命光亮生命的担当,一时的努力会成就一生,一时的失误也会抱憾终生。只有带着爱的底色去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好教育。当然,我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在丰盈的精神世界里,同样要有充盈的物质生活的保障。段老师为导师们打造的晋级计划与目标,充分实现了每个人的价值,总有一种被护航的感觉!
4.心理+教育模式
下午许多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分享了如何用心理学技术来处理孩子学习的卡点的,虽然我是中学教师,但是我认同先处理心理问题,再处理学习问题的模式,我只能说学过心理学,但是实战经验真得不多,这一块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与练习。
就学科学习方面,我还是有点心得的。
数学是一种思维训练,在思维方面的考察中,更易操作的是逻辑思维;在逻辑思维里,最适合于用标准答案来检测的是分类思维,因此,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难就难在了分类讨论上面,而且分类讨论的频率较高。
数学题目在考察时,结论都是用数字来呈现或者说明的,因此数学题目的解决最终都要落在数学运算上,而数学运算技巧方面只需要明白运算即化简即可。
数学题目的分析最好采取“目标决定论”的思想,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来重组或者变形条件,而不建议单纯的从条件展开。数学参考答案之所以费解,是因为答案只是结果的呈现,具体思维的推导过程要从结果倒着看才能分析出来。
绘制自己理解的知识地图,用题目中的关键词来定位,最终决定解题方法和解题路径是什么。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所有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方式都可以用来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这么多年中,深深感受到了“亲其师,信其道”,没有安全感的建立,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好成绩就免谈。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孩子,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不同,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以分数论英雄,静待花开。可能家长觉得提分最实际,其实心理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继续努力吧!为自己加油!一定能学好学精,成为优秀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