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琪,一个美丽的名字,也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她的眉目间总有一丝淡淡的忧郁,无意间流露出不易觉察的怯意。
开学初,她精神饱满,发言积极,还经常为我分担班务。后来我发现她的成绩并不好,就减少了她的班务分担。但一直关注着她的学习,并鼓励她多多努力。
又过了一段时间,小组同学连连上报她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我调查后,发现她的确对作业偷工减料,更有甚者,她竟然可以做到周末两天只字不落,这真令我气不打一处来。一次次原谅后,她口口声声应允会完成作业,结果就那样向我交代。并解释说周末有课外班,时间不够。我听着明显感觉理由不足,这只能归结为她懒着做作业的恶习又复发了,随之,我对她的美好印象也渐渐被打破了。
不完成作业几乎成了她的固定标签,她也渐渐变得沉默。有一次,她姥姥告诉我,打小她妈妈离婚后就去美国打工了,她基本由姥姥抚养长大。
这学期,她妈妈回国了。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出很关心的态度,一心要帮助孩子改掉不完成作业的坏毛病。一段时间后,当又一次得知女儿没完成作业时,从她的语气中,我竟感觉到丝丝寒意。甚至不禁想起网上那个13岁少年杀母案例,那个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后来回家后,发现由爷奶看管的儿子,实在令她看不过眼,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使她一次次对儿子爆发自己的情绪,最终酿成惨祸。而促成孩子丧心病狂的恰是生而不养,欲速不达的母亲。
面对眼前这个说话冷冰冰恶狠狠的母亲,我难以感受到母爱的一丝温暖。只有婉转相劝:“孩子不写作业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习惯难改,不是你发一次狠,好好收拾一顿就能彻底变好,还是多跟孩子交流,多教育引导吧。”她听了我的话,明显缓和了语气,承诺自己会多用心多陪伴。我只能祈愿她会把心思多用到孩子身上一点。
那段时间,诗琪的学习状态明显好转。看来,她母亲的确下了一定的功夫。可是,好景不长,她的作业又接二连三出问题了,有时我也厌倦了,只好淡化处理。只要她能遵守纪律,利用课余时间补上,我也不追究了。
但我又发现了另一种现象。因为她经常不完成作业,组内的同学不由得把她排挤出来,她那怯怯的举动也让我明白了其中原委。幸好平时我没有对她冷眼相待,但同学中的这种现象我发现的似乎有点晚。
那天,诗琪来到我面前说:“老师,下学期我一定好好做,不会再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我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等到下学期呢?”“因为这学期刚开始,我也努力去做好学生,可后来我做的不好。我心想,反正已经不好了,那就破罐子破摔吧。”她的一番心里话让我不由心头一颤,我想起那句话“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成为好学生。”诗琪的一番话也让我明白为什么那掉队的孩子没做成好学生。
当这些孩子在群体中表现得不够优秀,甚至被其他学生看不起时,他们心里的孤独和无奈又有谁去了解并帮助排除了呢?许多时候,特殊家庭的孩子往往只能靠自己走出心灵的沼泽地。
眼前的诗琪,表情淡然,眼中缺少了同龄孩子的神采。我深深理解她的处境。那一刻,我感觉亏欠孩子的也多。我说:“别等到下学期,从现在开始吧。老师一直也没把你当坏学生看,你看你纪律好,也懂事。就是没改掉不写作业的坏习惯,以后我们一起努力,你在日记中监督自己,一点点朝着目标努力。”
她使劲点了点头,眼中闪动着亮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