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真的想努力 可就是放不下手机
现在有一个词叫做“手不释机”,是的,很多人都是低头一族,手机紧紧的抓在手里,有时候想放也放不下。现在是大数据根据个人偏好自动排序,即使你不打游戏,不刷抖音,即使是看个头条,搜个百度,也能让你乐此不疲,手不释机。本来这是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刷个新闻,搜个热点,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游戏式成瘾、精神麻痹。
于是,于是呢?就像很多老师分享的,睡觉之前躺在床上,本来只是像搜个热点,刷个头条啥的,结果就是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的转眼一两个小时过去了。
再有就是孩子们,沉迷在手机当中,家长说他也不是玩游戏,就是刷个抖音聊个天啥的,可是就是放不下。问他他也说想努力啊!
心理依恋理论有一个词叫做“灭活”或者“钝化”。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去主动的做一些事情,以消除内心的感受,以帮助我们离开当下的情感状态和问题。什么状态呢?就是内心的不适感,我们那些无法处理、无法面对、无法安放的感受,比如痛苦、愤怒、害怕、羞耻等。那主动做哪一些事情可以达到灭活的这个效果呢?比如运动,长跑几公里;比如工作,昼夜不息;再比如任何跟成瘾有关的事情,就像刷手机。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想出去走一走;在外头待久了,就又想回到家里去。这就好比我们内心有两个房间,一个房间(B)通向外面的世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外界新奇的事物,让我们产生探索欲望;一个房间专属于我们自己(H),在这里我们享受安静和舒适,可以回顾过往,反思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感受。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在这两个房间里循环往复,每一次有每一次的收获和感受。而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前提,房间B要保证足够安全,不能让我们感到威胁,而房间H足够安静舒适,能够保证我们充分的休养生息,整理行装,再次出发。在这里,两个房间及其之间的循环流动性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保证了每个人相对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生活。
但是很多时候,异常情况发生了,第三个房间出现了。
比如不愿意去上学的孩子,厌学更多是一种信号,他是在表达想要在H房间,自己的领地里多呆一会儿。也许是外面的世界,比如学校里的事情已经让他精力透支,难以承受和应对,更不要说去探索,如果能够在自己的领地里得到有效充分的恢复,接下来他自然还是会出去看看的。往往这个时候,对父母的考验来了,父母的焦虑和担心很容易让孩子无法回到H房间,或者回去了也没有办法安心恢复。这个时候,怎么办?
这个时候,非常大的一个可能是,很多人会去再开一个房间(A)。这个房间A卡在房间B房间H之间,比如拿起手机,手机营造了一个既非现实也非完全封闭的心理空间。目的只有一个,我要消除当下无法处理的不适感。
房间A的作用不见得就只是消极的,标准在于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实际的调节,比如我打算只看一个视频,打三盘游戏,或者刷15分钟的头条,是否可以坚决执行,还是停不下来,被自己给困住了。这个被困住的过程就是之前我们提到过的“灭活”“钝化”——个体用一些高强度的持续的刺激钝化痛苦体验,获得精神麻痹,同时也如笼中困兽,无法逃离。
其实我们都知道,手机也好、小游戏也好、抖音也好,看它不一定就等于是精神麻痹,关键还是两个房间的建造与维护。作为家长,我们能不能坚定的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笃定的让他能够回到房间H当中,让孩子的眼神中总保持有那么一道光呢?
——整理自张洁《用依恋理论解释手机依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