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其他和我处于这个年龄的姑娘,会不会也和我一样,常常迷惑,偶尔清醒。
这一年,22以上,23未满。终究还是到了这个尴尬的年纪,迷茫、无助、惊慌,就好像坐上了不知终点的火车一样,无法预测我要下的站点到底是风景如画还是荒无人烟。大概谁都体会过这种迷茫,前路漫漫,前有迷雾后有压力。
这一年,一切选择都迫在眉睫,却一切都毫无头绪。远or近?奔波or安定?要or不要?这些选择前所未有的多,都压在心上。又或许一切都还可以选择的时候,那生活还不算太糟糕。
这一年,好像一切都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又好像挡住前路的只是一个“纸老虎”。或许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一个人最孤独的时候,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常常会把困难复杂化,把自己想的无比渺小,对过去的自己不满,对当下的自己不破不立的无能为力,对未来的恐惧。常常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过分着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夜晚不再美好。
这一年,要不断说服自己接受无比平凡的自己。就像《时间的礼物》里面所说的:承认自己并非你所以为的那种人,称得上一种相当可怕的经历。小时候对长大后的自己有太多幻想,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儿时羡慕的年纪,却没有变成儿时羡慕的那种人。我想所谓的成长大概就是平静一些,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不再用别人的苛刻掩饰自己的笨拙和不努力,也不再为自己的“神经质”找借口。因为承认自己不够好比让别人承认他们自己不好要容易得多。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抗拒,抗拒自己,抗拒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一切。在我发现我所有的挣扎和抗拒都白费力气徒劳无功之后,我尝试扮演《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的老人,然后告诉自己:你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些事情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就是发生了,你改变不了,但你可以选择接纳,好好和这一切和解。
事实证明,这样想之后我能释怀很多在之前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Ta怎么能这样
Ta就能这样
为什么
因为已经发生了
这一年,突然意识到选择的重要性。选择一个方向,选择怎样去付出,选择怎样去解释一切事物。以前我常常沉浸在类似“努力比选择重要”的鸡汤里,或许人总要先走一些弯路,然后才真切地意识到:在人生十字路口上的每一次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而做的选择,即使这个选择后来让你得到了所有人希望你得到的东西,但在将来很多很多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都足以让自己抱头痛哭。
这一年,总有些时刻不再相信了,可在心底还是会有所追寻。我会常常抱怨,但庆幸的是抱怨归抱怨,手却没有停下来想,态度也没有懈怠。或许像我这样的人,凡事都要留几分,根本就不会做那种“摔破饭碗”的事情。
努力从来都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努力,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活,能够保持继续向上的目标,生活才会是一部进化史。
这一年,经历数不清的“第一次”,其实我真的没有不害怕。我害怕,我焦虑,我想家,我甚至哭。我会不勇敢,我会不主动,而我没有慌乱推开,我会说,那就试一下吧。
我想要补偿那些对不起自己的日子,那些灰头土脸暗无天日不思进取的日子,那些我听得到自己失望的声音,在无边的黑暗中蔓延的日子。精神异常空虚,生活严重缺乏动力,这是一种从心理上散发出的苍白,比体力上的疲惫更要糟糕。
对于很多问题,我都无法给自己一个确定的解答。可是我想要一种未来,和美好有关,而美好,从来都不会降临在稀薄的生命里,我想我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别让生活太冷清。
没关系,总要相信,太阳,千千万万遍升起,为你,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