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根据现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元旦、春节和国庆等七个节日一年共计放假11天。但是由于放假时间过于集中,带薪休假落实不够完善等原因让现行的节假日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
在今年3月5日至15日举行的两会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带薪休假、延长假期、增加节假日、“黄金周”安排等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和讨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1、重阳节、七夕、中国旅游日等节日应放假2、延长春节假期至元宵 提升幸福感3、探索每月一个“黄金周”休假模式4、“2.5天休假制”从“弹性鼓励”升级为“刚性制度”。从这些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代表们的主流意见是希望节假日的时间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延长。当然这也反应广大群众对于延长节假日的呼声。
不难看出未来节假日的长度增加是必然趋势,那么增长节假日对于我国的经济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GDP的计算模型来进行分析,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那么节假日增长对这四种行为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消费和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一部分的旅游业占到了GDP总量的5%。由于目前我国的节假日过于集中,每到节假日时高速路便会度的水泄不通,游览景区则变成了看人头。这样在旅游业收入提高的同时也会导致生态负担加大,幸福感下降等诸多问题。以著名旅游景点千岛湖为例,每到节假日酒店宾馆几乎都是爆满,但是一到平时游客就寥寥无几,这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将节假日制度变的更加的灵活假期延长,这样不仅可以使有限的资源的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而且也能够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环境的保护可谓一举三得。根据多家网站的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在假期更愿意外出进行旅行而不是窝在家中,因此可以说如果节假日制度调整合理,那么对我国的GDP将会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
可能有人会说增长放假时间或导致产出的减少,目前除去周末和节假日一共有250个工作日。但从字面上来看意味着没人每多一天的假日将会减少0.4%的产出,其实不然。由于节假日的增长会导致增加交通、餐饮业和住宿业的需求,从而刺激生产而这部分的产出大多属于第三产业。这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加速社会的进步。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指出,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旅游投资与消费均逆势上扬,国家对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视,代表、委员自然也是紧跟社会关注点,希望调整或增加假期,以促进消费。相信在近几年就会对现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调整,届时无论对人民群众还是我国的经济结构都会带来诸多益处。
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