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过年不回老家,担心孩子淘气,不听话,另外假期也不长,来回奔波劳身又累心。节前老公去买早餐,常去的那家人去店空,去买鞭炮,被辗转打听来的鞭炮店告知,今年手续未办下来,无鞭炮销售,闷闷不乐回到小区,醒目的告示映入眼帘,“”本小区不许放烟花炮竹”。临时起意,过年还是回农村吧。
按照农村过年的习俗,年前做好房屋的清洁。全家人总动员,妈妈负责地面卫生和所有纺织品清洗,十岁的姐姐负责擦所有能擦的家具,连五岁的弟弟,也开心的接受下楼扔垃圾的活。
准备完毕,翌日清晨全家人开启了返乡之旅。为了孩子们旅途轻松一些,老公将平板安装在座位后,方便孩子们观看电影。天空晴朗,视野开阔,一路只有私家车随行,并无集卡和大货车,也是相对比较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境内走省道,避开了G50的多个隧道,也缓解了开车的紧张情绪。
我们这次旅行奔波来回2000多公里,路途下榻在四个不同的城市,劳累程度和预期没什么两样,没有预料到的是,孩子们和我们通过这次经历,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
过年的各种礼俗农村保存完整。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游戏,玩鞭炮。鞭炮有沙炮,嘘嘘炮和烟花。小孩子们三五成群的朝地上扔沙炮,大人经过孩子们的聚集区,不小心踩到没炸的炮上,冷不防也会被吓一大跳;家里孩子多,院子里随时都能组织队伍玩起老鹰爪小鸡;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去田野里放野火。冬天的水田没有水,只有一些野蛮生长的草,而田埂上有些地方的草齐人好。用火机点燃,野草燃烧时发出的滋滋的声音,让第一次见到这种壮观景象的孩子们兴奋不已。最难忘的恐怕是初一出去拜年。每个孩子提着一个小袋子,每拜一家,主人都会给些奶茶方便面和水果等零食,出去随便转一圈,回来时已是硕果累累。
村里的年轻人都已离开农村外出务工,只有过年才能见到儿时的小伙伴。吃着过年时才有的传统火锅,喝点从大上海带回去的西凤酒,听着兄弟们述说各自的经历和来年的计划,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心着实暖暖的。
在农村过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年轻人的婚姻大事都集中在过年期间解决。家里一个远房亲戚今年有女到了适婚年龄,于是,她父母通知所有的认识的亲戚和朋友,大人们坐下来谈的热点话题也是讨论谁家的娃说好了对象,还有谁谁谁家没说好。今年我的侄女也在这短暂的假期中,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短暂的交往后,跨越恋爱环节,直接进入婚姻的殿堂,嫁做他人妇。
在农村。没有那么多规矩,孩子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自由奔跑,无拘无束,好不快乐。我们做回孩子,在父母的照顾下,暂时丢下工作和生活的烦恼,享受着被呵护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