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结果寸步难行,烦恼不断。曾经我望子成龙,拔苗助长,结果孩子吃饭磨蹭,做作业磨蹭,玩游戏上瘾。
曾经为了急于求成,给孩子订立时间表,给孩子准备晨起清单,睡前清单,给孩子准备小星星,给孩子准备跑楼梯。还喊老大帮忙,尽管他老是没空。晚上纠结孩子做不做作业,放学先完成作业还是先吃饭,要认真做完再玩,还是先玩再做作业。俩人打闹起来没完没了。早上如果起不了床,就喊,就帮忙,结果洗漱有时做不了,读书有时做不了,吃饭有时做不了。上学还要迟到。都是自己处理问题,应对问题的心态,在决定着每一个下一刻事情如何进展。然而,以前应对的依据总是,别人做了什么,没做什么,自己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让别人和事情决定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通过控制自己来控制事情发展。
怎么会这样?急于求成!看不得别人和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就是因为着急,所有知道的和谐,接纳,支持,帮助,理解,平静,尊重和爱都做不到了。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变,终于可以反复了许多次之后,让自己能不着急了。今天早上老大仍然是6:30叫他醒了他,他在床上磨蹭一会儿,然后赶紧起床开始喊俩孩子,一边做着他自己的事。大宝又一次前一天晚上,让我六点钟叫他,结果我六点叫一次,六点半叫一次,都没能醒来,交给他爸爸了。小宝也又一次在6:30醒来在床上窝着。我仍然在厨房做着早餐。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说一句或者表达出一点抱怨老大晚起或磨蹭的意思。也没有使劲催促孩子们。只是对坐在茶几前作文的大宝说,最好先吃饭。说实话,他要是没完成作业,我也不着急,他要是今天吃不上饭也不着急。我只是关心他,喊了两次让他过来吃饭,临走给他拿了一盒酸奶。结果是我在7:00坐到了餐桌旁,小宝7:05,老大7:10,大宝7:20.三位7:29出了门。而且我就没见到穿衣服,找袜子。只看到了一下,他们在读书。结果开始的很晚,效率却很高。我觉察到了,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没有着急,只有爱。
昨晚我也没有太多催促,大宝在10点钟睡觉了,洗漱也做了。没有陪伴,小宝自己认真洗漱,上床睡觉,也没有一直喊妈妈,让妈妈过去陪伴,喊了一句我还没有回应他接着说了句不用了,老远从他们门口看到他在被窝里的样子好开心。我收拾老大他们剩下的餐桌,老大擦地。气氛很温馨。
专家说给孩子设立流程,不仅能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还能带给孩子安全感。我以前也做过,但是不能坚持。因为急于求成了。所以要想做到,前提是平静,不着急,慢慢来。
所以定下目标,要认真执行了,不着急。这个周末和孩子一起设立晨起清单和睡前清单。商量定下几件家务劳动。一起玩耍的项目。做作业的具体时间。不着急按商量的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