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是一门艺术!
问是一项技术!
问更是一种武器!
他凭借〞善问〞建立了一个国家!
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而今人不太熟知的赵襄子!
赵襄子,哪来的呢?
他名无(毋)恤,是赵氏孤儿——赵武的重孙、赵简子的庶子。赵襄子是春秋末期实施三家分晋的主导者之一,也是战国七雄——赵国的直接缔造者。他为什么能够建立化家为国的不朽功勋、成就流芳百世的美名呢?这里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肯定与他“善问”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存为数不多的先秦文献资料记载赵襄子“会问”、“善问”的实例却也比比皆是。
在晋阳之战中,赵氏家族的晋阳城被智、韩、魏三家联军用水攻的方式包围了三年之久,城中大都被淹没,百姓只能居住在树上,粮食也快吃完了。在这种情况下,赵襄子很无奈,难免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襄子向大臣张孟谈询问道:“晋阳城现在很危险,我不能再坚守了。我想开城投降,您看怎么样呢?”(粮食匮,城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于以城下,何如?)这句话既是在征求张孟谈的意见,又有同他商量的意思。张孟谈果断地否定了赵襄子投降的想法,提出了可以私下联合韩、魏共同灭智伯的主张。赵襄子接受了他的建议,最终取得了晋阳之战的胜利,为三家分晋铺平了道路。
赵襄子在困惑的时候会通过询问请教于大臣,在自己已经有想法、有主意的时候也会请问于大臣。据《国语》记载,赵襄子为了选取抵御智伯进攻的城池,他向周边的随从问道:“我应该到何处去呢?”(吾何走乎?)有的随从说去距离近、并且城墙高厚的长子(地名,读zhǎng zǐ。在今山西省境内);有的建议去仓库充实的邯郸。而赵襄子则一一指出了这两座城池的不足,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去“民必和”的晋阳城。赵襄子在问前,心中已有答案,然而他在出发前仍然做出了“去何处”的提问,看似无关紧要,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方面能让随从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能与他们辩论,在印证自己选择正确的同时,也无形中统一内部的意见,减少了分歧,加强了团结。
赵襄子在提问请教于大臣的同时,也勇于向普通人询问。据《列子》记载,赵襄子带着十万徒众,来到中山区打猎,点着了地面上浓的杂草来焚烧森林、驱赶猎物。炽热的大火绵延了数百里。突然,有一个人从石壁中跑了出来,随着浓烟灰烬上下走动。赵襄子很奇怪,便走上前去,仔细观察,询问他:“你用什么方法把身体放在石壁之内呢?用什么方法能进入大火之中呢?”(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在这样的提问后,他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对于“野人”眼中的“石壁”、“火”等物体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外,还有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赵襄子对于即将被处死的囚犯也能耐下心来去询问,了解她的要求和想法,甚至听取其意见,展现了宽广的心胸和非凡的过人之处。在他刚刚即位、父亲的尸体还没有来得及安葬的时候,其治下的中牟便发生了叛乱,赵襄子迅速率军收复了中牟。然而,就在他准备处死中牟叛将佛肸(人名,读作:bìxī。中牟的县宰)母亲的时候,刑场上却发生了意外。据《列女传》记载,老妇人大声喊着自己冤枉,不应该被处死,而且还声称只有见了主公才会说出理由。赵襄子听说后,亲自来到她的面前询问道:“为什么不应该处死你呢?(不当死何也)”当赵襄子听到老妇人说自己教育儿子的责任已经完成,是主公没有教育好自己的臣子而导致臣下叛乱的辩驳后,不仅欣然接受这种观点,勇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果断地释放了这位老母亲。
不仅如此,赵襄子有些“爱问” 的行为甚至还超越了本能的羁绊,让我们今天的人也都感到匪夷所思。生命受到威胁,多数人的第一选择是尽快躲避,而赵襄子对于一个险些让自己丧命、又再次前来行刺的刺客也充满了“兴趣”,非得打破砂锅纹(问)到底不可。据《史记》记载,赵襄子处死智伯以后,智氏家族的旧臣豫让为了替智伯报仇,先化装成受过刑的人,潜入厕所,刺杀赵襄子,没有成功。被释放后,他又浑身涂漆,弄哑自己的嗓子,潜藏在赵襄子必过的一座桥下打算再度行刺。当再次发现豫让后,赵襄子并没有立刻处死他,而是好奇地问道:“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式吗?知伯把他们消灭了,你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投靠智伯做他的臣子。如今,知伯已经死了,你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在得知豫让是为了知己而报仇,并且还想刺穿他衣服来代替刺杀本人报仇时,赵襄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连忙脱下自己的衣服,让豫让尽情地刺穿,替智伯“报仇”。
赵襄子就是这样一个超级“爱问”的人。在多次的询问、提问中,他都有意识地放下了自己“君主”的身份,本着尊重对方、了解对方、倾听对方的原则去沟通,去获取别人的心声。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问答式的交流,他却了解了更多人的想法,汲取了更多的经验和建议,为其施政提供了诸多的参考,为其采取正确的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为其最终实施三家分晋、建立赵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