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何明对德育主任谈起自己为什么老是跟一个科任老师“作对”时说:“她跟我妈似的。”
德育主任一开始还以为这是正面评价呢,就追问了一句:“那你怎么还跟她对着干?”
何明没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跟德育主任大谈一款游戏《航海王 启航》,说其中的SSS品质伙伴就叫大妈。
她擅长强力输出,当大妈对敌人怒吼时,会使其受到纯粹伤害并眩晕5秒,大妈普攻被打断时会立刻施放暴怒技能……
这下德育主任不好说什么了。
学生们大多不喜欢老教师,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其中他们有的人的教育教学风格容易让人产生“大妈感”,就是在课堂上的行为、言语或形象具有好多中老年妇女的特征,比如唠叨、琐碎、过时等。如果被什么事惹毛了,他们的表现会让人目瞪口呆……
听完何明所说的理由,德育主任都暗自惶恐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进入了“大妈”的行列。
所以,在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德育主任就鼓动自己这些部下:你们不想被归类为“大妈”,就得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要让自己被感觉还年轻,很时尚,很博学,总之要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不是“大妈”。
学校里40、50岁左右有“大妈”嫌疑的班主任很多,听到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居然被这样“标签化”了,很窝心,索性把这个现象当成了一个小课题,好好研究一番。
首先,什么原因让老师产生“大妈感”?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他方面先剥离开,专说咱老师自己的原因。
思想上,上了年纪的教师,一般总有一些“老资格”,自然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不敏感了,“上进心”不足,使得有些老师的课堂语言或词汇表达老套,使学生渐渐生厌。
就此,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教师无论多么“老资格”,都得一如既往地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动态,了解学生常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尽量使用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
其次是表达方面,老师“啰嗦”的问题。可能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过于详细,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这是因为教师把握学情还欠火候。解决的办法是: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还要“备学生”,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讲解内容,突出重点,避免过于琐碎。
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反应。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至于学生说到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问题,可能是疏于情感沟通,有可能是工作压力大,个人素养等原因。
最后,还有一点,说老师有“大妈感”,其实是提示老师们要重视重视“面子工程”。做教师的,再怎么学富五车,如果形象装扮不得体,穿着打扮过于随意,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了。
形象得体,这是另一种教学语言,可以传播给学生许多不可言传的积极的信息,真不能太随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