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只要在家,总是会帮爸妈干活,不管是家里的,还是地里的。
到了清明时节,妈妈总会和我说一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于是清明节在我心里除了上坟之外,便还有这份播种希望的活。
爸妈很勤劳,种地能手的他们,还会开垦田头,用来长点玉米、黄豆、红豆、花生等粗粮。该我出手的时候,我便拿着葫芦瓢装着种子,站在妈妈用锄头锄出来的坑前,我熟练地用手指捻三到四粒种子,往坑里一扔,然后往后退一步,退的距离不长不短正好是苗间距,妈妈再从我的脚前用锄头一挖,便出了一个坑,锄出来的泥正好盖在了刚刚扔好种子的坑上。哇塞,现在想来,我对我和妈妈的天衣无缝的配合简直佩服地五体投地呀。
种瓜得在农历二月,天气变暖之时,便需要把种子埋在营养土里,农历三月,清明左右,苗苗便茁壮成长起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把苗小心地挖出来,然后一棵一棵分开,栽在已经平好泥土的菜地里,或者肥沃的田头。再用河水轻轻地浇灌一两次,蔫头耷脑的苗苗便抖擞着精神向上伸展着懒腰,开启新生模式。
夏天,菜地里的黄瓜、辣椒、茄子、豆角、丝瓜、南瓜、冬瓜、甜瓜,可爱地开着花,挂着果。我最爱拎着菜篮去菜地寻宝,家里从不去菜场,也吃不完菜地里的瓜果。
这样,我们播下了春的希望,只要静静地等待,便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