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成长在匮乏年代,虽未及吃了上顿无下顿,但也相差无几,胖子绝对是稀罕物,满大街匆匆而行的人,映入眼帘的尽是些瘦弱的,紧凑的步伐似乎有忙不完的事。
祖辈农民的父母过着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基本上就围着嘴巴转,糊口而已。天天能吃上大米饭就算君王生活了,一家生计全依仗父亲一人,地道庄稼人,又没手艺,全凭力气,挑担挖沟,起早贪黑也挣不了多少钱。
在我记忆中,父亲一年忙到头,除了春节是没有星期天的,那时计划经济年代,全是集体安排,凡正是有干不完的事,他做事从不偷懒,兢兢业业地干,队干部格外照顾他,总要比别人多做点。
平日餐桌上正常也就一两个素菜,都是自己菜园里长的,诸如韭菜、苋菜、青菜之类的,之于蕃茄和瓜之类的,一般人家都不敢长,并不是它们难以料理,而是那时人们处于饥饿状态,没等你长成熟了便落入别人的腹中,辛辛苦苦的劳作成果成为他人的盘中餐,谁还愿意而为呢。那时粮食紧张,每次做饭只能放一点白米够一两碗即可,这是给小孩的,另外是大麦糁子,其实在农村这基本是给猪吃的,没办法米不够麦来凑,大人们将就对付一顿。之于鱼肉更是稀罕物,几个月也难得一顿,能充分犒劳自己一番那只有过年春节,在我印象中春节是饕餮盛宴的代名词,那几天是神仙日子。
一早换上妈妈一针一线衲的布鞋,穿上新装,天未亮便逐家挨户拜年,近中午回来口袋早已鼓鼓囊囊的了。这几天可以肆无忌惮地疯,大块朵颐地吃,亨尽人间美食(其实也就是鱼肉而已),总希望天天都如此该多美啊。这几天稍纵即逝,而盼来年春节又是遥遥不可及,望眼欲穿。
时光穿梭,日转星移,眨眼我已中年,父亲亦已耄耋,日子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鱼肉是家常便饭,为了能健康饮食,拜托乡下亲戚找大麦糁子,寻田间野菜。春节不再是企盼的唯一,和以前比现在天天过年,那天只不过多点隆重仪式感,仅此而已。
唉!度日如年!
本义: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
现义:每一天都像过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