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纯真的生活,是不是精神力量的来源?
小孩相较于成年人,总是拥有更多的活力。他们很少有什么欲望,每天的各种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初心:如何使自己更加快乐。这符合他们的天性(就像如果没有父母看管,小孩会毫无顾忌的玩一整天)。如果一个人清心寡欲,每天所做的事都是为了让自己更为快乐,那么他还会忧虑不断且无精打采吗?
忧虑的多寡似乎与年龄成正比。童年时,无忧无虑。中学时,渐渐有了学业的压力。大学以及毕业以后,又有了情感的问题和找工作,成家立业的压力。这些压力,部分是自己制造的,部分是外界施加的。但不论怎样,所有的问题与忧虑都是欲望的产物。想谈恋爱,想找一份好的工作,想赚更多的钱,这些都是欲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痛苦便会产生。
简单纯真的生活是一种屏障,它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更加独立,隔绝了很多我们与外界不必要的联系。如若回归到人的本身,那么忧虑和痛苦就会大大减少。这就是从古至今,有不少的人选择归隐生活的原因。因此,简单纯真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个人活力的来源。
但这样的生活对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有一定要求。他要有丰富的内在,或者说至少要有一种能够使他自得其乐的事物。否则这样的生活并不能维持长久,时间长了,甚至还会产生索然无味的厌倦之感。所以能够独处的人,大多拥有更为丰富的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丰富的人就会有更少的欲望和痛苦。因为他们自身的内在活动足以产生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不需要与外界产生过多的联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得其乐一词便是对这种生活状态最好的阐释。
独立层次越高的人便生活得越自在。如果把一个人拥有基于群体活动的爱好(比如踢球、打牌、聊天)视为独立的第一个层次。那么拥有基于个人的物质性的爱好(比如弹吉他,下棋,跑步)就可视为独立的第二个层次(此处的物质性并不指某种物质工具,指区别于精神活动)。而拥有基于个人的精神性的爱好(比如写作思考阅读)就是第三个层次。
细心的人会发现,独立的层次越高,与外界的联系就越少。群体性的活动至少要依赖足够多的人员,个人物质性的爱好要依赖某种区别于精神活动的条件。几乎只有写作与思考这样的精神活动才是完全独立的。因此,没有爱好的人可以说最为痛苦和无聊。因为没有爱好的人,连独立的第一个层次都没有达到。他必须要与外界产生足够多的联系,从而去寻找快乐的源泉。但外界恰恰又是不稳定的,每一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他心情的晴天霹雳。他的情绪会完全受牵于外界,如果他的自我调整能力又不佳,那这样的人无疑是最悲哀的。所以要尽可能的培养自己的爱好,因为爱好永远是幸福的源泉之一。
然而小孩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两个极端:既是最独立的同样也是最依赖于外界的。他们的主要爱好——玩耍最具灵活性。玩耍这项活动对他们而言,既可基于群体,也可基于个人。他们虽然几乎不可能达到独立的第三个层次,但他们的爱好——玩耍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以至于玩耍这项活动几乎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活动。当他们自得其乐时,他们自身可以说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但玩耍这项活动同样也是脆弱的。如果一个小孩的玩耍必须要借助于某个外物才能实现(比如玩具)那么此时这个小孩的独立性就将全部丧失。因此,如果剔除了玩具之类的诱因,那么世间恐怕就没有比小孩更为快乐的人了。
成年人则不可,退一步讲,即使剔除了所有影响成年人独立性的外因(事实上,影响成年人独立性的外因相当多且复杂,远不如小孩的那么简单,几乎不可能剔除,所以此处说退一步讲)成年人也不可能像小孩一般快乐。因为成年人已经丧失了玩耍的能力,除非他有一项能媲美玩耍的爱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拥有高独立性的爱好,并且尽可能的减少影响自身独立性的外因,便可拥有媲美童年时期的快乐生活。
最后就不总结了,太晚了,还是早点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