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北方买“秋菜”的季节了。菜市场地上散落的大白菜叶子在我们的那个时代可是喂鸡的上好饲料。由于缺少副食,肉需要用"肉票"才能买到,鸡蛋买不到,那时候大家的身体都缺乏蛋白质,各个长得瘦瘦的。为了能吃上鸡蛋,春天来临的时候,大家自力更生,开始买小鸡崽自己养了。
那一年,我妈妈”抓“了三只黄颜色的小母鸡,毛绒绒的非常可爱。我们把这些小鸡当成了宠物,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去看小鸡。喂点小米粒儿,给一点儿水,看小鸡挤在一起吃米,听小鸡叽叽喳喳的叫声。三只小鸡活泼地在纸壳箱里生活着。不久小鸡黄色的绒绒毛开始逐渐褪掉,先从小翅膀那里长出了白色的、硬硬的羽毛。长了羽毛的小鸡认为自己能耐大了,不时地煽动着自己的翅膀想飞出纸壳箱。
小鸡的”饭量“逐渐增加了,个头也长大了,纸壳箱再也拦不住它们了。它们需要一个”家“了。我们那个时代的楼房下面都建有一排小房子,供每家当仓库用。家家纷纷在仓库的门前盖起了鸡圈。用木头当做栅栏围成圈,面积约有两平方米,高度一米多。鸡圈里面用砖头盖了一个小鸡窝,鸡窝里面搭着两个横木梁,还有有一扇透亮的小窗户,一个带插销的小木门。晚上把门锁上以防黄鼠狼来偷鸡吃,三只鸡站在横梁上相互依偎着眯上眼睡觉。
在我们小的时候,最先学会的家务活可能就是“剁鸡食”了。鸡除了吃家里的剩饭剩菜渣外,主要是吃“鸡食”。我们把不太好的菜叶菜帮剁碎,然后撒上一些玉米面搅拌一下就成了“鸡食”。喂鸡是我们小孩子每天必做的“功课”。夏天和秋天有足够的菜喂鸡,可是到了冬天那就没有新鲜的菜可买了。北方冬天家家都要买大白菜和萝卜存储。我的一位同学很聪明,她把在卖“秋菜”市场上掉下来的白菜叶子捡回家晒得干干的,然后搓碎成细小的菜末,就像现在方便面的调料袋里的蔬菜一样储存了一大包。等到需要的时候,拿出一点儿倒上热水加点“苞米面”,一顿即时“鸡食”就做好了
夏天的时候母鸡开始下蛋了。我小弟弟个头长得小,进鸡窝拾鸡蛋的任务就非他莫属了。他每天喂鸡、捡蛋。妈妈总是在他完成任务后奖励他一个煎鸡蛋。在我们家里,起初鸡蛋主要是要给干活挣钱的爸爸和最小的弟弟吃,偶尔做汤的时候我们也能吃上些蛋花儿。后来我们需要带饭上学了,鸡蛋炒虾头酱就成为我们的下饭菜。母鸡们每天都悠哉游哉地吃食、下蛋。可是好景不长,“鸡界”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
城市里养鸡的人多了,环境卫生就差了。街道通知不许再养鸡、养鸭了。一时间许多家把鸡都杀了。鸡可是对我们家有突出贡献的,我们可舍不得杀它们。我爸爸就把鸡放到小房子里面养了。一日,街道派人搜查,邻居家养得鸭子被发现了。立即就有人拿出刀来,当着围观的人群把鸭子的头砍掉了,吓得我马上把眼睛闭上了。当那个人把鸭子放到地上后,无头的鸭子痛得就拼命地往前跑,邻居的小女孩在后面一直追。这一情景让我心惊肉跳,始终不能忘怀,至今我连一条活鱼也不敢“杀”。
我家有一只鸡可称为“母鸡中的劳模”。它每天都下蛋,有一天竟然下了一枚“软壳蛋”。由于在小房子里面养,见不到阳光,又吃不到地上的碎石头,妈妈说是缺钙原因。我们立即去海边捡来一些海蛎子,把海蛎子壳碾碎,搅拌在鸡食里。没几天,鸡蛋又是硬壳的啦。冬天来临了,这只“劳模”还在继续下蛋。突然有一天,弟弟发现母鸡开始掉毛了。我觉得鸡是得病了,爸爸说这只母鸡夏天换毛的时候忙着给我们下蛋,忘记褪毛。总之,天越来越冷,“劳模”身上的毛越来越少,但它还在下蛋。我弟弟、妹妹心疼它,就把它抱到了暖和的厨房里,给它做“棉袄”穿。然而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劳模”有一天再也睁不开眼睛了。我们大家都非常难受,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几个小孩决定给“劳模”写个“悼词”。每人说一句心里感谢“劳模”的话,让后写到纸上,在“劳模”面前读,好让她安息。第二天爸爸回来后,把这只“劳模”母鸡清理了一下,发现它的肚子里面还有一串蛋黄。到了晚上,我们的饭桌就有了鸡汤飘香的味道了。这只母鸡为了我们的营养真是“鞠躬尽瘁”了,我们至今还记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