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洪流,又称数字洪流,是指随着计算机的大量使用,数据和信息大量产生,用以形容淹没全世界的数字海啸。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就这样形容了这种感受:“这就好像你蹲下身子,埋下了一颗树种,结果它生长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你还没站起身来,它就已经把你居住的小镇整个吞噬了。
信息洪流会导致信息过载。信息过载是指当一个人面临大量信息时,产生了理解和决策困难。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这个情况就很好理解,当输入这个系统的信息量超过它的处理能力时,那么决策者就会面临认知和决策困难,结果就是出现信息过载,随之而来的是决策质量的下降。
从历史上来看,信息过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当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古登堡第一次发明印刷机的时候,当时的人们突然发现,过去稀少而珍贵的手抄本,被廉价而丰富的印刷书籍所取代,人们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无法阅读和理解这些扑面而来的印刷书籍,当时的信息过载,被形象地称作“印刷压力”。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邮件、推特和facebook等等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前面所提到的,人们完全淹没在信息洪流中,每天都被信息过载所困扰。2012年,根据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调查,平均每个人有28%的时间被用于处理电子邮件。
美国的一份研究显示,员工在办公室上班时,大约每3分钟就会被打断一次工作。这份研究还表明,人们在电脑屏幕同时开启的窗口数,平均为8个。精神病学家爱德华 · 哈洛威尔创造了名词“注意缺乏特征”(ADT)来描述这种恶劣的现代生活方式。
信息过载会导致信息焦虑。信息焦虑指我们能够理解的信息和我们认为必须理解的信息之间的巨大差距,因为巨大差距的存在,人们会感到焦虑。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因为大脑用于处理信息的部位发育最晚,进化的速度赶不上信息增加的速度,所以会产生信息过载和信息焦虑。
既然信息洪流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将如何来减少信息过载和信息焦虑呢?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方法一,认识到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刻意减少对于非重要信息的关注,尽量不要成为一个吃瓜群众。以我自己为例,当我关闭朋友圈以后,重要的信息依然可以获取,而关注那些所谓时事新闻而损失的注意力和浪费的时间,却大大减少,可以把有限的注意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相应的,信息过载和信息焦虑也减轻了,因为自己知道错过的那些并不重要。
方法二,不轻信、不盲从任何信息。信息有真有假,有重要,有次要。根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真实而且有意义的信息,才是知识。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网上疯传的热文,所谓专家意见,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确保自己不会信息洪流淹没。
方法三,收费信息价值大于免费信息。因为收费信息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考验,能够收费,说明还是有价值的。而免费的信息看起来很划算,但实际上往往价值不高,一是会占用你宝贵的注意力,二是可能是虚假的误导信息,即使耗费时间进行验证也不划算,三是免费信息很可能是广告软文,或者通过后台统计文章点击情况收集你的信息,让你在其他方面遭受损失。
方法四,对信息进行分级,给予不同的权重。例如,朋友圈的信息<门户网站新闻<专业杂志<经典书籍<专业论文<自己采集的第一手数据。通过这样的分级,错误或者次要的信息就不会干扰你的决策了。万维纲老师在《智识分子》也提到,要做信息极客,需要做到三件事,阅读学术论文 、直接阅读原始数据 、主动采集和分析数据 。
方法五,紧跟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牛人。每个专业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仅仅依靠搜索引擎,难以完成过滤和筛选的任务,那么通过这个领域的牛人,来过滤、掌握最新发展,显然要更靠谱一些。如果将人比作计算机,那么你接入某个领域最重要的网络节点,显然会有助于你提高获取信息的质量和效率。阳志平老师说过,面对信息过载的方法是:不要面对信息,而要面对人;信息不重要,信息承载人最重要。
方法六,采取科学的态度,重视信息产生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信息给于的结论。科学就是随时会被证伪,专家的意见,也往往是错误的,但是你如果能够掌握科学的方法,被误导、被操纵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
PS:照片拍摄于2016年11月14日,超级月亮。
参考资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ormation_overload
2.《信息简史》美 詹姆斯 格雷克
3.《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 诺特伯格 Staffan Noteberg
4.工作谈018:元认知学习法(3)2016-06-11阳志平微信公众号 心智工具箱
5.Scalers:如何做好信息分层分级?2016-10-26Scalers 微信公众号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