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写作 如实生活
基本上,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一直是个怪圈。有问题的父母养育出有问题的孩子,有问题的孩子在长大后不断给父母出难题,制造新的麻烦。那些被夸赞格外乖巧的孩子,尽管,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内心都有着深不可测的黑洞。
所以这篇文章该怎么开头,倒有些难住我了。先说个事儿吧。
在跟我同辈的亲戚关系里面,我和堂妹的关系大约算不错的。这个不错的原因,大约在于,我们都在相同的年龄,在同一个问题上做过纠结——对于自己的人生,该过自己想过的日子,走自己想走的路,还是听从父母的催促和安排,过父母想让我们过的日子。
作为过来人,我坚定地鼓励她做前者。她一直在寻找生命能量的出路,想要获得对生活的主导权和掌控权,但又不自信能承担做出这种选择的后果。就好像我从前常常喟叹的那样,“要如何让被剪了鹰去自由搏击长空”。
另一点和堂妹十分相似的问题是。我们都很缺爱。不是那种物质上的满足和关爱,更确切的说,是在婴儿时期,我们的需求没有获得母亲有质量的、及时的回应。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非常脆弱、敏感,内伤满满。
脆弱的人,对周围的世界都是缺乏基本的掌控感的。这用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克特发明的一个术语可以解释,即客体使用。
自体是自己,客体就是别人和其他事物(通常是母亲)。
客体使用即婴儿可以自由地使用妈妈、妈妈的乳房、玩具或其他人与物,而不必担心该客体的退缩、崩溃或反击,更不必担心这个客体会与自己断绝关系,并且这个客体会承受住婴儿的索求,而不会毁灭。
简而言之,在妈妈这个最重要的客体那里,婴儿需要获得一种自由感和安全感,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待母亲,而不必担心失去妈妈。有了这样的基础,婴儿才敢于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形成真自我,感到自身的存在。
相反,假若婴儿发现,这样做不行,他会被妈妈反击或讨厌,甚至抛弃,那么,他就会恐惧自己的人性需求,并倾向于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从而发展出假自我。
英国另一心理学家莱因(也译作莱恩)曾说过,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他的自我是一起的。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别人的自我在一起。结果是,有假自我者,他的身体与他的自我分离,更容易外在的评价所驱动,而不是被自己的自我所驱动。假自我者总有一种感觉,外部世界不友好甚至很残酷,必须辛苦地应对,不管人还是事。
从另外一方面讲,6个月龄前,每个婴儿都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而在发展真自我的最后阶段,他逐渐发现,妈妈和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另外一个人。并且妈妈才是那个强有力的人。他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其实来自妈妈的照料,而不是他的努力。
在这里,妈妈的好坏至关重要。
如果他面临的是好妈妈,他就愿意低头,愿意依赖,因为妈妈基本上是爱他的,这份低头意味着安全和信任。
如果他面临的是坏妈妈,即他的生活和感受基本上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照料,那么他就无法信任妈妈,无法把自己交付给妈妈照顾,感到自己才是掌控自己生活的那个人。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父母没有倾注更多的关心和注意,往往会变得少年老成,有着异于同龄孩子的独立,内心孤独又充满设防,但对爱和关注充满需求。
渴望爱,又不相信爱,何其可悲!
所以,心理学家们经常说,在孩子婴儿期(1岁前)没有过分的爱这回事,父母对孩子越好,对孩子的帮助越大,越容易给孩子建立起健康心理的基础。
然而,亲子关系的另一个难题是,一开始看上去,孩子的确什么都做不了,父母也的确像是无所不能。特别是当孩子越小的时候,父母越是无所不能,对孩子而言就越好。但假若孩子到了2-3岁后,父母还是对孩子大包大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会觉得,自己明明长大了,能力增强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但父母一方面不给他做事的机会,另一方面还不断否定他,总是表示“你不行”。
中国式的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现在恨我没关系,以后你会明白,我都是为了你好。(我很想啪啪啪打这些家长的脸!)
言外之意就是,你觉得自己有没有价值感没关系,只要你遵从我们给你赋予的价值感就好。实际上,这样的父母是在希望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未被实现的价值感。他们在要求孩子听话的同时,否定了孩子自我实现的能力和信心。
换言之,“我是绝对正确的,而你什么都做不了“。他们用语言、用行动、用眼光在告诉孩子说——你很无能,你还是当初那个无助的婴儿,所以都得听我们的,无条件地听我们的。
碎碎念还不是最可怕的。对一个孩子而言,最可怕的是,他那些最为重要的感受,却被周围人、尤其是被最亲近的人用语言攻击、肢体暴力、道德情感绑架所吞没,被剥夺负面情绪表达的能力。这样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常常处于两种极端。要么出于反抗和恐惧远远地逃离家庭,要么身处这样的压力下,沦落成为特别迷茫无助的巨婴,更有甚者,通过自残、自杀、疾病等自我毁灭的方式来反抗、来挣得自我存在的声音。
他们明亮的生命能量因为被压抑而变成暗黑的破坏性力量。他觉得世界不会认可他的努力与付出。道理上,他知道事事不可能顺心,但这种不顺心又发过来激发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即便他因为间歇性地自我驱动获得父母希望他获得的成就,他也无法内化成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而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觉知和自我审视,或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那么在为人父母后,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他们的孩子开始新一轮的“心理攻击”和“人生控制”,并且是不自知的。
到这儿,我们可以做个总结:
1岁前被给够爱,3岁后被放够手的孩子——他们能够较好地适应和信任外在的世界,以及他人,对自我有稳定的评价和统一的核心,能够顺利地将内在力量转化成外在的行动。他们觉得自己值得被爱,也愿意给付他人以爱和信任。
1岁前不被爱够,3岁后被全包办的孩子——他们以敏感、脆弱、无助的方式同这个世界相处,尽管有时,他们表现得很坚定和强大,但那是蜗牛保护自己的外壳。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没有稳定的信心,常常想得多做得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寻求什么,也不太能够接受失败。他们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又极其渴望被爱。
那个1岁前不被爱够,3岁后被全包办的孩子,多多少少讲的是我,是我堂妹,也许还有屏幕前的某些读者。今天断断续续写了不少,里面有我自己的体悟,也有从观察和交谈中获得的论证,还有从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中获得的认知。写作的过程,是个不断剥开自我的过程,同时,也让我能够与真实的世界发生链接,跳进生活里去验证和观察。
从小到大,我似乎没有什么能够坚持长久的爱好。往往想得很美很好,三分钟热度一过,就丢到天外了。为什么?因为我在做事的过程中始终隐隐怀有一种过于期待而不受挫的心理。一受挫,就觉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实际上源自全能自恋心理——我能控制一切,否则我就是不好的。为了避免自我否定,当出现挫折苗头的时候,我便放弃了,或者,干脆不要去尝试。
这便是觉知。觉知问题的源头,跳出来提醒自己,然后跳进去坚持投入与改善。
最后想和读者们分享一段很有智慧的话: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
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式的话语,莱因和之前推文里提到的罗洛.梅一样,是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而存在主义一直强调这样的人生哲学:
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
愿你、愿我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