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才专门数了一下,我一共有96个微信群。除了个别群之外,这些群主要涉及两个圈子,俄语圈子、文学圈子。
我是个俄语人,做为俄语人,需要反思:这个圈子的基层,正在酝酿一场疾病,因为崛起了一大批有志青年。虽不愿但不得不承认,俄语圈子的整体素质,被文学圈子甩了半条街去。
文学圈子里的人,从主流上看,以交流学习、熏染欣赏、结识同道为主旨。俄语圈子里的有志青年们,更多的旨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或者在以一种病态的方式方法,意图让圈子里刮起一场努力学习和广泛分享的台风。
我手机里的俄语群,大大小小加起来约莫五六十个,其中只有10个左右,我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去的,并且记得加入时的那份喜悦,以及因被邀请而感到自己被重视的那份受宠若惊。
其余的群,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我的手机中,这些莫名其妙给了我“归属感”的群,一天到晚响个不停。我原是很喜慰自己找到了组织,那一刻怀着敬畏与感恩,所有的俄语群都被我置了顶。我亲爱的朋友,若你给我发了微信,我却没能做出回应,你现在是否明晓其中原因?
2
之前有人问过我,俄语是怎么学的。我不知道给对方一个怎样的答案,能够给予他真正的收获,但我很负责任地说,一定不是在热闹里学的。
我没有资格多说什么,万分地求俄语圈子里能有前辈愿意出来好好给后辈们敲一钟,这样的风气继续下去,真正的俄语人会青黄不接。
3
我必须退出大部分群,它们带给我的不是学习,而是噪音。最关键的是,噪音的存在与霸屏,让我无法看到真正的好东西:我的手机就那么大,我的时间就那么些,我的精力就那么点,噪音太积极了,抢占了我和好东西接触的机缘。
我实在无法深确地信,整日里奔波于各个俄语群的有志青年,是否还有时间和精力认真学习,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脚踏实地,我很怀疑这样的有志青年做出来的公众号是否空洞。
你永远无法理解原创开通时流泪的人,因为你不曾真正输出过什么,就像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很难感同身受母爱的滋润。
我也做公众号,我也发链接,但不是一通乱发。我愿意发链接的群,一定让我深度认可并且倍觉亲近。都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也希望自己的公众号能有更多人陪伴,但我做不到为了宣传“不择手段”。如此一来,我的公众号注定只能是小家小户,小家小户就小家小户,习惯了,也挺好。
4
因为学习需要,我每天必须发语音。然而群们太多了,群们里面的人们,学习热情太高了,大家学习得欢,累的是我的手机。我的手机啊,呆钝如我反应慢,我发出的语音啊,宛若得了癫痫般,一溜烟的跳过一些原本连贯的音符,关键时候,害我不得不重发与重新录音,你可知道,当我激情四射地谈笑风生,却发现自己的谈笑居然跳音,那种感觉,何等扫兴。
还有个胃疼的事。有些群们的群主很负责任,严师出高徒。我看到自己被教育为“不好好学习“或是被数落成”觉得自己学的太好的人”。莫名其妙地我进了一些被莫名其妙贴上“落后分子”“不珍惜工作人员劳动成果”“不愿意为自己的成长买单”等等之类标签的群们。
5
公众号的事,再是非一嘴。
我见过一种人,为了开通原创保护,日日坚持更新600字左右小学生作文选上的内容,同时赤裸裸的求大家去关注他的公众号,并且很坦诚地表明自己的内容出自小学生作文选,且说待原创保护开通之后,再行推出自己的原创作品。
看啊,行业之风将心怀梦想的人们逼到了这种地步,我真的心疼,自然会为想做事的人助一把力——我记得自己为原创保护而拼命时的情景,我理解厚着脸皮发出如此哀求之人的难处。可当我打开他的内容之后,还是取消了关注,因为里面大大的图片,文字内容极少,而且不值得读,但是点击量挺高。
倘若我是出于心疼与理解而关注,那么,请好歹让我看到你的真诚。什么都没有,我还关注你,会助长这个领域的歪风邪气。风气若被搅浑,真正有创造力的输出者的生存环境将更加艰难。况且,你的点击量那么高,有我没我无所谓了。
6
提升生活质量,先从退群开始。
我向曾经热情拉我进群的一部分朋友说声抱歉,有些事情无关个人,风气变成了这样。微信是个好东西,但是不少人因为微信而变傻了,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傻。
最后,一天到晚不断有人在说话的群,东家长西家短的群,无前辈坐镇的群,不要再拉我了。
如果有谁天天在群里说话,同时还能学得好,又能把工作处理棒的人,请加我个人微信qxybqg175,我真的很想知道时间和精力分配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