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笔记的时候,我正处在”今天的活差不多干完了,接下去不想干了“的状态中。由于中午睡了20分钟,下午精神明显好很多。外加办公环境自由,可以随意走动,下楼转转,吃吃东西,可以有效帮助我切换一下大脑。下面介绍书中提到的几个方法。
1 运动10分钟
这个运动可以是做一套肩颈操,KEEP上有很多办公室运动的小课程;也可以是上下楼梯走走,总之让自己动起来。我记得医学博士张遇升在讲精力管理课的时候,提到他会在办公室做一套八段锦。有节奏的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内的血清素,能让大脑恢复活力。
2 更换场所
看看不一样的景色,可以激活场所神经元。现在很多公司会设置大大小小几十间装修、装饰风格不一样的会议室,“不同的内部装修=不同的环境”,就可以刺激人的场所神经元。场所神经元活跃起来,人的大脑也随之变得灵活,开会的时候就能想出各种好点子,让会议的质量更高。所以,当工作造成精神疲劳的时候,可以换个地方工作。
3 穿插重启
之前提到工作分为”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专注性的工作适合放在上午,而非专注性的工作例如打电话、回邮件、开会、寄快递等等可以放在下午或者用来换脑的时候做。同样是30分钟的会议,放在上午开就是偷时间的贼,放到下午开就是转换心情的好方法。
4 小憩5分钟
当工作到大脑已经昏昏沉沉时再休息,那短时间的休息是无法恢复的。就像马拉松运动员定时补充水分,等到跑不动了,体力已经无法恢复了。可上班的时候又不可能长时间休息。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在感到疲惫之前主动休息,这时不用休息多长时间,就可以充分恢复脑力。
5 闭目养神
找一条冷毛巾,敷在眼睛上闭目养神。其实日本的那种蒸汽眼罩应该也可以。也可以趴在桌子上闭眼休息一会儿。闭目养神的一个要点是头脑要放空,什么都不想。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最为简单易行的休息术
6 小睡5分钟
困意最强烈的时候,也就是清醒度最低的时候,说明生物周期正处于波谷。但进入最低点之后,就该开始缓慢回升了。换句话说,再过一会儿,人的清醒度就该慢慢回升了。所以,在波谷的时候,只需5分钟的小睡,就可以顺利度过这个最低点,醒来后困意就会消失。在最困倦的时候,通过5分钟的小睡,我们顺利进入清醒度上升的波形中,然后就可获得90分钟的清醒时间。
7 打开五感
听音乐、闻香薰精油、吃美食、泡个热水澡、蒸桑拿、按摩、听河水流淌的声音、晒太阳、爱抚宠物……上述方法可能是朋友们喜爱的放松方式。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五感之中,都没有用到“视觉”。听音乐、听河水流淌的声音,用的是“听觉”;吃美食用的是“味觉”;闻香薰精油用的是“嗅觉”;泡热水澡、蒸桑拿、按摩、爱抚宠物等用的是“触觉”。不管用哪种感觉,就是没有视觉。这正是放松方法的共同特征。不用视觉,转而刺激其他感觉,能够使人感到放松,也就使大脑得到休息。
8 与人交流
欧美人下班回家,喜欢和家人共进晚餐、和孩子一起玩耍、和三五个好友去小酌几杯、和宠物一起嬉戏……晚上拥有这样的交流时间,可以让我们忘掉白天的疲劳和紧张。这绝不单单是心理作用,脑科学已经证明了“交流”对人的治愈作用。
万维钢曾经在精英日课中提到一个有效的休息方法,就是到处走走和同事聊聊天,因为与人交流是很好的休息方法。本书作者也同意赞成这个方法。
9 正念冥想
许多企业已经引进了正念冥想的课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学起了正念冥想。它在控制情绪、恢复压力、缓解疼痛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治愈效果。
10 最不好的休息方式
最不好的休息方式是什么?那就是玩手机游戏!
一到休息时间,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低头玩起来,有的看微博、微信,有的玩游戏。玩手机不但不能让大脑休息,还会让大脑更加疲惫。
人类的大脑,处理视觉信息就要占用90%的机能。所以,面对电脑工作的人,仅仅是处理视觉信息就已经相当疲劳了。看、读等行动,会给大脑造成相当大的负担,因此在休息的时候,应该尽量将自己从视觉信息中解放出来。
我们的大脑还有一个特性,光的刺激会使大脑兴奋起来。玩手机游戏时,不停闪烁的屏幕就会让大脑持续兴奋而无法休息。
由此可见,休息的时候一定不要玩手机游戏。手机游戏让大脑兴奋,根本得不到休息,反而会更加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