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这跟心理学上要求听话听音,会察言观色,从而知道对方话语中包含的另外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说话者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听话者却感觉到不一样的意思,情绪因此发生变化,说话者却不知就理。举个例子:中午朋友做了几个菜,打电话让到她家里吃饭,因为关系很好,跟朋友是前后楼,离得近,中午自己又没事,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来到朋友家里,还有另外一个朋友也在,满满一桌子菜,刚刚坐下,她的两个孩子就放学回来了(朋友的大女儿在高三,今年高考,我还真不清楚她中午还要回家吃饭,儿子在初二,中午回家吃饭的情况我是知道的)。我们五个人开始吃饭,这顿午饭虽然丰盛,我却有点不自在。原因是朋友家的大女儿表面虽然看不出不高兴来,但脸部线条比较僵持,不苟言笑。我们三个大人在聊天,当说到朋友的儿子考上一中肯定没问题,根据他的学习成绩,又听说从今年一中开始扩招,那朋友的儿子考上一中的几率就更大,压力要小一点了。朋友的大女儿听到这话突然不冷不淡的回了一句:“压力可千万不能小,也不能轻视。”说完,起身离开回房间休息了。
大家再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但我听了却是不一样的味道。从朋友大女儿的这句话,我听出了她的不高兴,我想她应该对他妈中午叫来俩朋友来家里吃饭感到不爽吧。不过,即便不爽那也正常,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有一点小叛逆是很正常的。朋友的女儿心中到底是不是不开心,这个也不能实证,或许开心或许不开心,重要的是我的想得太多。分析我的心理,我是一个不喜欢打扰别人的人,更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我自己认为中午到朋友家里吃饭已经打扰到朋友在高三的女儿了,所以就感觉心里不自在,朋友女儿随便的一句话,我就以为是针对我们的。说白了,我这是没事找事型的,典型的自寻烦恼!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实际上是把别人当成了自己,以为别人都跟自己心里想的一样,结果才导致心里不自在(老白姓称作心惊)。既然知道了这个原因,那我心里的这个不自在就可以抛下了,回归简单心灵。麻烦别人是对别人最高的尊重,到朋友家吃饭,并称赞她厨艺的高超,就是对朋友最高的认可!
20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