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是一篇充满矛盾和纠结的文章。道家、佛家讲人要减少贪念,但没有了贪念,人往往丧失了前进的动力。那要何处之?笔者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在修行的路上,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就会更新一下对争与不争、贪与不贪的认识。
第一步先看看道家、佛家与现代成功学的分歧。
《道德经》讲不争,佛家讲除贪嗔痴三毒。但现代成功学书籍讲述的成功者共同特征为:不满现状、拒绝平庸、超越自我。
对于道家和佛家而言,得道者都是一种安然处世的状态,对于平凡与不凡都一视同仁,与成功者特征之间仿若有条鸿沟横亘在其中。
但换个角度来看:修行者修行本身就是不满现状的,讲究超越自我。至于拒绝平庸,也可以理解为拒绝懒惰,追求精进。对于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而言,这三条共同特征也有迹可循。释迦牟尼出生富贵,但也存在的危机意识:就算坐拥千万财富,却深知是守不住的,所以才想要超越。进而选择修行。
如果要强行解释,道家、佛家本身也并未与成功学理论背道而驰。
更进一步讨论的是对争与不争、贪与不贪的思考。这一点上,似乎难以寻找突破口。但好在,经济学能在我们决策时提供新角度的参考,也即是对机会成本的考量:
争的机会成本是不争的回报;不争的机会成本是争的回报。
贪的机会成本是不贪的回报;不贪的机会成本是贪的回报。
先看选择贪和争。因为贪,即想要自己没有的,所以会努力去争。而这种争夺的成本是可能失去一种平和的心态,至少容易对失去很敏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追求争,追求财富,那么到最后拿到的是财富数字,是物质体验。但无论什么物质体验,都会遇到境界的瓶颈,就是所谓的边际收益递减。吃一块巧克力很满足,但越吃满足感越少,最后甚至产生厌恶。平白增添许多苦恼。
选择不贪和不争。因为不贪,虽然境界上去了,但对于年轻人来讲,容易步入“丧”的陷阱,即失去朝气与活力。无欲无求很容易消磨上进心。从这一点来看,对于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来看是弊大于利。
但毕竟是道学和佛学都属国学,千百年的实践一定能发现这个问题。认真去看,我们也能看到道家和佛家在这一点上的对策:
《道德经》讲为而不争,前面还有一个“为”字,即我们还是要做些事情的;而佛家提到一个词,“勇猛心”。都是一种对于可能的动力不足的反映。道学和佛学都不提倡懒,都讲究精进。
不过下一个问题也来了。没有了贪,凡事不去争,那动力怎么来的?总不能为而不争,说为就为吧;佛家的勇猛心也是可以想发就发的吗。
我的答案是,把动力与自己内心热爱的事业相结合,把自己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中。因为是自己所爱的,所以会去做,而因为是自己所爱的,争不争最后的结果也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
至于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对什么很热爱,觉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好像没什么有意思的。对于此,我想说,当自己觉得没意思的时候,不要总是去找有意思的事情;而是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挤占了自己的心。
道家说致虚守静,佛家讲空性,让一切归于无的境界,才能有所发现。
兜兜转转,讨论又回来了。突然好想念一句: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