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阅历的不同,造就了每个人独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观并无对错高下,只有同与不同。
恰如飞鸟不用和游鱼同行,高山不必同流水相逢。
总用自己的尺子去度量别人,无疑是种狭隘。
真正高层次的人,都懂得尊重别人的三观。
图片
周国平说:
一个人如何对待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种观点,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
面对他人不同的三观,一个人的态度,会反映出他的层次。
层次高的人,懂得包容并蓄,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差异。
而层次低的人,喜欢以己度人,总拿自己的三观来评价甚至否定别人。
贾平凹写作时,文字直白露骨,但这种大胆的创作手法,一度遭到不少人质疑。
有一次,他受邀到复旦大学演讲,礼堂里人山人海,突然有位大学生对他当众发难:
“您除了会写男欢女爱,就不会写其他的东西吗?”
此话一出,全场尴尬,所有人都望向了他。有些人总喜欢用自己的三观去衡量别人的三观,如不吻合,便加以驳斥。
但这种低级的认知,并不能彰显自己的智慧,反而会令人觉得幼稚和浅薄。
面对不同,如果只知鄙夷,不懂尊重,人将活成井底之蛙,一生都在底层的痛苦与黑暗中徘徊。
人总是有选择地注意一部分事物,并不自觉地忽略其他事物,造成认知不全,滋生偏见。
低层次的人,不懂得这种局限,所以总在苛求共同点。
高层次的人,却生怕自己片面,总能欣赏别人和自己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