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被采访过?如果有,当时的心情怎么样?采访时的过程如何?采访后的情绪如何?如果没有,那就赶快去接受一次采访吧!必定让你有不一样的体验!
我今年接受过两次采访。一次是在博物馆,参加七夕古琴雅集活动。由于之前参加了博物馆举办的古琴学习班,所以这次以学生的名义参加活动,参与其中的一个七夕乞巧环节。在这期间,接受了一个记者的采访,老实说他采访我的问题,我已经打了很久的腹稿,啥?我有准备?嘿嘿,其实是我有种表现欲,到达一个场景,我就会脑补自己如果身处这个场景会怎么表现,会怎样才会显得出色。所以……当那个记者找到我时,我很淡定,因为我已经脑补过被采访时的画面了。虽然知道,我的实际表现远远不如我的脑补画面啦,但有过这种经历体会,好像也蛮不错的。
如果在一个微信群里,有一个小伙伴发了个微信好友推荐,说她的一个同学在做有关读书方面的研究课题调研,请愿意接受采访的伙伴加她微信。如果是你,你会愿意接受吗?
一开始我是很不感兴趣的,认为与我无关,没什么意义,但仅仅十几秒,我又改变注意了,因为我很好奇,好奇她会问我什么问题,也想接触下不同的世界,所以我加了她微信,留了言。稍稍聊过后,便确定线上采访时间为晚上。今晚,我完成阅读任务后,便主动联系她。没有过多的寒暄,我们都是直奔主题,却发现越聊越是有劲,她研究独立书店发展,我正在准备筹建线下读书会,从阅读时间,阅读内容,读书活动,到创意书店,有关读书的一切貌似都涉及到了,很是畅快。
虽然是采访模式,她问得多,我答的多,但我却从这次采访中收益颇多。首先,在正式采访前,她发给我一份电子问卷表,而我也正想要制作一份这样的问卷,立马请教她如何制作的,分分钟学到一个新技能。其次,在被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她提的问题很多都与我想筹建读书会的想法相关,之前我每次都是想等到时再考虑,而今天被问到,被迫立即去想,加深了我的深度思考,出现了很多新点子,新想法。最后,由于被询问,被迫深度挖掘自己的需求,这在平时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知不觉和她聊了将近一个小时,从没觉得时间过的如此之快。最后,和她道再见时,顺带问一句她是在哪边,才被告知她是在国外做的课题研究。当真是好遥远的一次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