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生吆喝得口干舌燥,却连一钱沉香也没卖出去。他苦恼地盯着自己千辛万苦从海里捞上来的一车沉香,初时的兴奋早已化为满腹的牢骚。见有个峨冠博带的老者向这边走来,赵长生一喜,看这样子,像是个识货的,他立马打起精神,“深海沉香木,安神好睡眠,这位老丈,不来一看吗?”
老者确实有些兴趣,他走近拿起一块沉香木,掂了掂,又放到鼻子下嗅嗅,微微点了头,“价值几何?”
赵长生忙比出四个指头。
老者眉头一皱,“一两?”
“一钱。”赵长生陪着笑解释,“这深海沉香金贵,按钱算,不按两。”
老者放下沉香,头也不回地走了。
隔壁卖炭的李四笑呵呵地数了钱,扎好鼓囊囊的钱袋,又招呼儿子把两辆空车往家里拉,还不忘跟赵长生挥了挥手。
赵长生目送着志得意满的李四父子,气得直跺脚。不如……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苦瓜似的脸上竟浮起了笑。
赵家的院子里,炉火红透半边天,沉香烧成了炭。第二天,赵长生拉着一车沉香炭去了集市。果然,问询的人多了起来。一个家仆模样的人对着炭挑挑捡捡,讨价还价。赵长生虽然不甘心,但也没办法,他的这车炭的确没有李四的好,还有点味儿。不过,聊胜于无吧,赵长生一咬牙,降了价,比李四的炭便宜一半。
赵长生揣着钱袋跟李四挥挥手,哼着小曲拉着车往家走。
赵父架着辆驴车在门口碰上了赵长生,他笑呵呵的,每一条皱纹里都藏了喜色,“儿呀,为父这番外出可是遇上贵人了!京城来的皇商王大官人,愿以千金求购沉香,不日便登门验货!”
砰。赵长生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结局二:
赵长生揣着钱袋跟李四挥挥手,哼着小曲拉着车回家了。
赵父从外乡访友归来,蹲在自家的大炉子跟前,眉毛拧成了麻花。
“沉香……何在?”
“烧了,烧成炭,一盏茶的功夫全卖了。”
“造孽啊!”
昔年,天子不辨贤愚,逐我至此。而今,沉香竟不如炭呐!
赵父喟然长叹,浊泪落入炉中,化作一缕香灰。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百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