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荷包里仅剩一张毛爷爷,
你将用它做什么?
100元大钞等于什么?
等于:
一顿单人餐的云海肴?
一顿双人餐的肯德基?
一顿三人餐的巴黎贝甜?
错!错!错!
等于:
一场哈尔滨到雪乡两天一晚包食宿的旅行!
听到这个答案,想必你的下巴已经掉到地上。
但是,我没有骗你。
听我细细道来。
结束雾凇岛(上一篇文章有讲到呦)的旅行,乘坐吉林市到哈尔滨的动车,两个小时后,便可以站在这座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作为一个土生但不土长的黑龙江银,哈尔滨这座城市,其实是来过几次的。这次,只能算是路过。因为最终的目的是去雪乡。吃过晚饭,去中央大街上走走。
冬季的东北,真的好冷。所以,打算来这里旅行,一定多穿厚厚的衣服,口罩手套围巾帽子雪地靴,一定都要带来。女孩子的话,要带暖宝宝保温杯,千万不要觉得麻烦,在零下二三十度的西伯利亚吹来的凛凛北风中,喝一口冒着“仙气”的热水是多么幸福感爆棚的事儿!
中央大街上走着,拍着。估计是游客形象过于明显,一个给旅行社拉客的大叔,上前问我,要不要去雪乡?其实,在这么多年的旅行中,从来没有报团旅行过一次,也比较反感参团旅行,总觉得那不是真正的旅行。所以,即便是带着家人去国外,也都是自助游。从申请签证,预订机票,联系酒店,到分析地图,关注当地天气以便及时调整旅行路线,所有的所有,都是我一个人完成。
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例外。
这次,我参团了。
原因一,雪乡之行我并没有做好攻略。第二天一早应该去雪乡,然而前一晚我还在中央大街上游荡着。原因二,价格实在太实惠了。大叔看我一副学生党的样子,跟我说两天一晚包食宿180元。但我觉得他应该是被我的粉色大熊装欺骗了,我教过的学生都大四毕业了有木有。我问还可不可以便宜一点,他就带我去中央大街店的旅行社,说一起回去问问老板。跟大叔走到旅行社,最终跟老板砍价到100。相当可以了,寄几都佩服寄几。然后,拿了票据,安心的买了一根马迭尔,招手taxi,回酒店抱着暖气啃雪糕去了。
参团,有利有弊。时间不能自己把控这一点算是最大的烦恼,但是,谁叫自己已经上了贼船,既来之则安之吧。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了,去索菲亚大教堂附近集合。坐上大巴车,继续补觉。去雪乡的路上,导游安排了几次选择性的缴费活动,比如雪地摩托车之类的。但是自己向来对这种人工项目不感冒,守住立场,坚决不缴费就可以了。
去雪乡的路上,一路蓝天白云,心情舒畅,哼着小曲。
加油站附近,当地的农民出来卖一些野味和特色水果。
中午的团餐是在别具特色的“供销社”吃的,红绿色的墙纸贴的很有大东北味道。
还偶遇了东北神兽“傻狍子”。
北半球冬季,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所以,到达雪乡,即便只有下午四点,天却已经黑了。吃过团餐,我又自行脱团了。自己在雪乡里面游荡着。脚步快慢,随心。走着走着,便走到一片神话世界中。
雪乡的一年中,半年都在飘着雪,
厚厚的白雪,笼罩了一切。
然而,当夜晚来临,所有的灯笼燃起来,
这里,立即换了模样。一切,都在歌唱。
回客栈的路上,买了两个烤鸡翅,在飘雪的白毛风之夜,甭提多么的惬意。回到客栈,一个大炕上的唐山阿姨姐妹团们,已经鼾声四起。小心翼翼的洗漱完,爬上大炕,发现她们已经把最热的地方留给了我。
第二天早上,很不情愿的离开热乎乎的被窝。套上n多层衣服后,赶紧出去雪地里面撒个欢儿。房檐儿上的冰溜子比昨晚更长了;客栈旁边的机器人大白胸肌少了一块;客栈屋顶的雪壳儿感觉马上就要塌下来。
走到观景台,去看看和夜晚不一样的风景。
太阳还没有完全跳出来,一切都处于朦胧之中。
你别说话,静静的,
听——
是谁的鼾声?!
最后,附一张兢兢业业的工(yóu)作(kè)照。
好了,今日份的世界我share完了。
日语出身的英语翻译+声音好听会摄影的托福老师+热爱生活的小播音一枚。
我是喜欢用声音讲故事,用图片聊风景的经小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