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9
听德芬空间的一节关于女性成长的免费微课,内容以导图形式分享给大家!主要体会如下:1,我的很多习惯和思维模式都源于原生家庭。不同的原生家庭对孩子有着不同的影响,有的会带来感受不了幸福的可能,有的家长会利用内疚感来控制孩子,有些孩子因为渴望而得不到满足,而自己有不配得感等等。第二,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不一样,自身的经历不一样,需要认清其对我们的影响,并找到背后的正向意义。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父母只是我们的镜子和引路人。第三、需要觉察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只有觉察到了,才是改变的开始,走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就容易了。第四,妈妈和自己有着相似性,就如中心图一样,何其相似,但是她给予的一定是她认为的最好的,我们需要感恩父母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女性身上带有的是整个家族的女性能量。课程金句:没有经过训练的心灵是一事无成的,需要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感到荣耀,爱自己!通过学习,我突然发现原来以前听说的家族组织排列还是有些道理的。
第三课的内容,感想如下:第一、低自尊、匮乏感、小我游戏,都是无意识的行为,需要自己一观察者身份去觉察,看见,只有看见才能改变。第二、改变一个观念,所有的人、事、物事为你而来,不是冲着你而来。所以积极主动一些,承担自己该有的责任,去慢慢改变。第三、看到人生低谷背后的意义,有方法让自己触底反弹!本节课金句,父母是披着袈裟的菩萨,来渡我们的!
德芬空间第五课体会分享:题目是绽放女性美丽能量,回归无条件爱的潜能。主要从外表仪态,羞愧感,女性魅力根源三个角度阐述了女性如何更好地活出自己。主要体会如下:第一,女性需要管理自己的身材,让自己平和,喜悦。第二,伴侣其实是自己的镜子,给对方自由也是给自己自由,无条件爱对方,真实地接纳对方,支持对方。第三,女性的羞愧感可能源于传统的观念,需要放下,宽恕。本课金句:要想让自己过得好一点,需要对生命有所要求!
刚听了德芬2017.9.28晚上的微课,题目是女性生命中要活出三种特质。老师主要讲了女性的三个面相(女孩,女人,母亲),如何平衡三者关系(觉知力),如何勇敢活出自己。听后心得如下:第一,要体会三个面相下的女人的责任,男女关系中的平等独立,有一颗包容心和允许心。第二,生活中的苦恼来自于自身的习惯。习惯改变不易,需要看见,接纳,改变。在陪娃读书时,我一直在反思习惯问题,是否是自己的习惯影响了孩子呢?第三,成长和幸福从改变开始,只有练习才能有一点点的进步。本课金句:当你变得不认识自己时,别人的意见才会对你很重要!
2017.10.15
参加德芬分享会,地点在复旦大学行政报告厅见到了张德芬老师,周依慧老师,还有复旦大学心理系主任孙教授。听后感觉如下:1,事有三件,老天爷的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关键把自己的事做好。保持正念,活在当下。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配得到老天爷的恩典。2-亲密关系中,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无法改变或者控制别人,让自己变得柔软,调整与伴侣沟通的方式。快乐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伴侣。另外,我突然觉察出,把责任归结于自己是让自己有力量去改变,而不是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差。这不等同。夫妻之间可以发火,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3-与孩子沟通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无条件的爱。如果你总是问孩子成绩怎样?作业做了吗?这个没做好,那个怎么还没做?快点。孩子自然不愿意和你多说话,嫌你烦。需要修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