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就是子在说,子又是指谁呢?在这里是指孔子。在西周时期,子是对贵族的称呼,当时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其中之一就是子,这些爵位是可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也就是东周的春秋时期,当时以“子”或者“夫子”来称呼卿大夫。而孔子在鲁国曾短暂做过官,做过小司空、大司寇等这些职位,而这些职位都是“子”这个级别的,所以孔子的弟子们最初以“子”来尊称他是顺理成章的。
另外,在春秋时期,“子”这个称呼的含义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孔子的出现,就是“子”逐渐从代表身份地位,向代表学识修养转变,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也被人们尊称为“子”。也就是从孔子开始,“子”有了老师、先生的特定含义,成为对知识渊博者特有的尊称。后面的诸子百家中,还有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等等。
先来看看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指学和习,学就是学知识,习就是针对学的知识进行练习以巩固,“时”是指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说”在这里我们要读作“悦”,高兴、愉快的意思,这种现象在古文中很常见——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古人写字、读书很不容易,那时没有那么多字,往往一个字会用来代表几个字的意思,这就出现了通假字。
这句话大家应该不陌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孔子说:“学习了,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很高兴么?”,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如果仅孔子仅仅是指学习知识的话,那他就不足以被后人称为圣人了。同学们可能会觉得学习不快乐啊,学习、写作业、复习、考试,很枯燥。那孔子这句话还想要表达什么呢?这个学习应该不仅仅是指的是我们去学校上课,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很多同学还很多才多艺,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个理解,我先不做解释,因为通过后面的学习,就会慢慢来印证它。我们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且常常实践它,反复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样循环往复,我们一定能成为更优秀的人,如果是这样,不就是孔子说的“不亦说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