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身边的同学、同事列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总感觉超越了他们,我们就是赢家!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体会到,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理想中的我希望自己每天可以六点钟起床,希望晚上工作或学习到一两点再入睡,而现实中的我,早上到八点多了还想继续赖床,晚上到九十点钟就想玩玩手机,啥也不想再做了。
理想中的我希望自己样样都会,现实中的我有时候搞定一件小事都挺吃力;理想中的我希望自己每天按计划行事,现实中的我往往被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左右,计划完完全全完成的可能少之又少。
理想中的我希望自己可以挣很多钱,给父母创造好的晚年生活,而现实中的我几乎月月光,心有余而力不足;理想中的我希望自己说话有一席分量,而现实中的我虽有驾照且具备一定的驾驶能力,但是领导只知道我是骑自行车上班的。
理想中的我认为我可以辞职闯荡江湖并且开创一片天地来,现实中的我在单位依然是个端茶倒吹跑前跑后的新人。
理想中的我希望自己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记笔记、写文章、听创业课程……现实中的我看一部电视剧就无法自拔了,看完一集还想看第二集……
理想中的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考上北京某知名学校的博士,一改以往二三流的学校级别成为真正的优大生,并融入进高大上的圈子……而现实中的我连考博专业也没想好、考博书籍都没有买……
继续列举,应该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又应了“三分钟热度”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所鄙视的样子。
有的时候看到一些非常励志的故事时,总想如果换作是我,我也会那样做的,或者如果我付出同样的努力,我也不会差的。甚至会幻觉我可以跟他一样吃苦,未来的我就是今天他的样子。然而,很多慷慨激昂仿佛一直被停留在脑子里了,屁股还在凳子上,两腿依然翘着、颠着……这其实就是一种幻觉成功的做法。原地啥也没做,但是眼睛和大脑已经串通起来,让自己幻觉自己已经或者未来一定会做好……而这恰恰是自己可悲的地方。拿今晚看了几集《傻根进城》,主人公刘大根真的傻的可笑,但是能感觉导演偏爱他,让他不断传递一种大山里的质朴、真诚、纯洁,甚至他说傻话时让人感觉他不傻,反而是那些嘲笑他的人傻。为了做好业务,傻根拼命的努力,尽管如此,进步的速度却慢的可怜,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依然认为可以让傻根再笨一点,更甚至会想着如果我自己也如傻根那般傻就好了。很多人会问,你希望自己跟傻根一样傻?有毛病吧?!其实不是的,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内心有一种总有一天扬眉吐气的快感,显然是大脑提前预测出傻根的结局了,即在北京混出自己一片天地来,有钱还有人喜欢,其实这也是内心羡慕追捧的英雄主义,前面越苦,后面越甜。
如果我一直把电视剧追完,结局也只有一个,我坐在板凳上感觉爽极了,因为傻根不再傻而是战胜了一切曾经看起来比他聪明百倍的人,但是这与我有关吗?显然无关,而我爽个啥?看局爽一把,就仿佛自己在一场游戏里战无不胜一样,虚拟至自己信以为真了!可不可怕?到底谁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