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心
不可否认,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8年时光,微信伴随着我们的日渐成长,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状态,也教会了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
-01-
孤独是生活的常态
知乎上有个提问:哪一刻你觉得自己很孤独?
网友@凉水泡茶说:“我精心的措辞,配图,满心期待的发了条朋友圈动态。五分钟过去了,没有点赞;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评论;半个钟头过去了,还是什么都没有。于是,我默默的删除了那条动态,并决定再也不轻易发动态了。”
真实还原了每个孤独的灵魂。
为了消磨时光、躲避孤独,很多人选择到朋友圈里刷存在感。可是,那些不被理解的尴尬、没被回应的失落,只会让人更加孤独。
也有很多时候,你终于鼓足勇气,想要挣脱孤独,敞开心扉和朋友说说自己的近况,却常常止于无关痛痒的客套寒暄,然后再没了倾诉的热情。
想到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到了一定年龄,我们终于明白,没有人能百分百体会你的感受、理解你的孤独,你要学会和孤独和平共处。
于是,我们开始从点赞别人的热闹中抽离出来,也不再刻意寻求理解和认同,而是学会了自我消化和成长。
就像网友@蔚然深秀说的:与孤独抗争的过程,也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经历、去克服、去思考,你才能真正成长。
一个人最大的成熟是,认清孤独的真相,依然享受孤独。
当一个人真正读懂了孤独,才能与那个纠结、犹豫、敏感的自己和解,也才有勇气面对未知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异常艰难的静默时光,过好自己的生活、蜕变为丰盈的自己,未来的某天,你才会感谢那段时光,也会感谢那个坚强的自己。
-02-
在乎你的人,再忙都会回你微信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心在哪里,TA的时间就在哪里。
有多少感情,败给了不在乎、输给了得不到。
你小心翼翼地措辞表达,等来的却是一个毫无温情的“哦”;
你满怀欣喜地分享趣事,得到的却是一句极其敷衍的“挺好”;
又有多少人,在等待和猜忌中,变得脆弱、多疑,越来越卑微,也越来越不像自己。
微博上有个话题讨论:那些不及时回复消息的人是怎么想的?
其中有个最引发共鸣的回答:“男孩子其实都是很聪明的,他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生气,也知道爱一个人就是要及时回复消息,可他偏偏没有那么做,只是因为他没有那么爱你。”
很扎心,但却很真实。
在乎你的人,再忙都会回你微信。而那个让你感到被冷落的人,只是没想给你那么多的在意而已。
给了再多关注,也得不到走心回应的感情,还是趁早戒了吧;等了那么久,换不来一份真心对待的人,还是尽早忘了吧,你的真心值得留给最对的人。
有人说:最贵的感情是,不常联系却时常想起。
用了微信这么久,才终于明白,随时随地回复你微信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
那个最爱你的朋友,或许因为生活琐碎,你们不常联系、少有寒暄,但遇到困难时,你们总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对方并给予极尽所能的帮助。
那双最爱你的父母,也许他们只能偶尔给你发几条语音、几个表情,或者只是转发几个节日祝福的链接,但那都饱含着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
余生不长,请珍惜那些爱你、在乎你的人,哪怕一个简单的问候、一句生日的祝福、一份温情的关怀,都会给他们疲惫生活注入一丝暖阳。
-03-
和往事告别,才能轻装上阵
知乎上有个提问:失去的东西,还有必要去追讨吗?
有个高赞回答: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有多少人,看到微信朋友圈里那条冰冷的横线,感叹昔日的交情再也不在;而那个曾经用力爱过的人,如今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都与你无关。
这些都难免让人失落和伤心。
又有多少人,对着截屏的聊天记录,潸然泪下;看着收藏的旅行照片,暗自神伤。
可生活告诉我们:要习惯任何人的忽冷忽热,也要看淡任何人的渐行渐远。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不是每个人都会陪你走到最后。
对于那些注定要离开的人,要心存感激;不再联系的人、不再温存的感情,就让它成为过去吧。
不纠缠、不牵绊,和往事挥别、对未来满怀期待,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态度。
就像电视剧《青春斗》里,丁兰和高原约定一起出国留学。丁兰受到母亲的阻挠无法出国,原本承诺要一起留在国内的男友,面对母亲的劝说和现实的无力,最终选择一个人出国。
纵然不舍,丁兰还是忍痛割爱,删除了男友的微信,果断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成年人的成熟体现在,爱了就好好爱,不爱就彻底分开,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别难过,终有一天,
你会遇到一个新的朋友,你们肆无忌惮谈天说地,吃最辣的火锅、唱最high的歌;
你会遇到那个终身伴侣,你们灵魂相惜、彼此珍惜,一起爬最高的山、看最蓝的海。
雪莱曾说:未来不足惧、过往不须泣。
纵然,生活有孤单、有失落、有彷徨,但也总会夹杂着扑面而来的欣喜和不期而遇的美好。
你要相信,只要你的内心春风和煦,生活到处都是繁花似锦。
从今天起,学会接纳孤独、珍惜时光;善待生活、也善待自己;用力活、尽情爱、满心欢喜,才算不负此生。
———— END ————
作者:田心,80后,一生两个追求,一是走自己的路,二是做有趣的事。聊生活、聊电影,我就是我,会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