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严重阻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精兵简政,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彰显了破除顽瘴痼疾的坚定决心和关爱广大基层干部的深厚情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在下面,源头往往在上级机关和部门。一些上级领导干部作风不实,对基层情况不掌握,做决策脱离实际,上面拍脑袋、下面跑断腿。一些基层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看上不看下”“只唯上不唯实”,只求领导“欢心”不对人民负责。为此,要坚持上下联动,抓住关键少数,督促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起,经常性深入基层听真话、察实情,对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动查摆、带头整改。上下贯通一体纠治,该哪一级整改就推动哪一级整改,涉及多个部门的还要同题共答,确保问题真改、实改、改到位。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当前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顽固多发,既有反弹回潮的老问题,也有隐形变异的“新马甲”。要聚焦突出问题打好攻坚战,强化建章立制打好持久战,实实在在为基层减真负、真减负,让基层干部群众在真抓实干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基层减负工作之所以要“继续抓下去”,源自现实需要。基层负担过重,影响治理效能和基层活力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客观存在,且出现了新的变种。媒体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基层出现了过程管理机械过度、技术赋能成“数字负担”、调查研究含金量不高、考评考核“数据依赖”等形式主义新动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回应基层干部关切,不断为广大干部轻装奋进创造条件。把为基层减负与激励担当作为更好结合起来。既要为干部减负,也要为实干赋能。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真正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规范、全面过硬,推动基层党员干部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推动“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化、规范化,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做好澄清正名工作,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减负担、增效能、聚合力,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更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干出让群众认可的实绩。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从源头持续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向基层蔓延,为基层卸下不该有的包袱与压力,既利于增加基层干部获得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是实现基层稳固、保障民众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为基层减负,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