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秋风、战地旗鼓、黄沙夜雪、塞上明月……期一朝长缨在手,待他日手缚苍龙。今日,就来读读杨炯的沙场情吧!
原诗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永隆二年(公元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固原、庆阳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唐朝有一套完善而严密的烽燧制度,其中炬的多少根据入侵敌军的多少有1、2、3、4炬之分,。施燧的规定大致与此相同。这样,接到烽燧报警以后,朝廷就可以决定派遣抵御部队的多少。诗作起笔即言“照西京”,如此场面,可见军情之急。国有难,匹夫有责,胸中也燃起一股火,如何能浇灭?唯有沙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主帅执兵符,将士束装辞别皇宫,手执长缨共赴沙场,豪情万丈!骑行万里,围敌攻城,我军气势如虹锐不可挡!
大雪纷飞,战旗随风翻卷,旗上画已无法辨,风声鼓声呐喊声,杂成一片,亦无可辨。边塞战地旗鼓,大雪纷飞,狂风怒吼,两方厮杀,战况激烈。塞外纷纭,雌雄未分,丈夫有志,誓死卫国!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不想当士兵的诗人,不是好诗人。初唐时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杨炯更是如此!他渴望前往沙场,心中愿望炽烈,虽然我不大能理解为何如此渴望在战场上报国,也许是当时宠武所致吧。唐朝确实军事很强大。李泽厚说,“当时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在初唐东征西讨、大破突厥、战败吐番、招安回纥的天可汗(太宗)时代里,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社会氛围中。”这样看,“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诗歌行乐府旧题,写战争时事,抒壮志凌云之志,可谓豪迈!杨炯写了许多边塞诗,但他一生都是做的文官啊!这样一个他,总会在夜夜辗转时,长叹一句:我这一生,不该只有诗,还要有沙场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