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记得什么当时是什么原因就买了这本书《此生未完成》。总之买来之后就一直没有看。今天看了第一部分。作者于娟复旦讲师,复旦博士,她是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然而在人生刚刚起步,事业正在上升的年纪,被查出乳腺癌晚期,这本书是在她治疗期间写的,而于娟却早已离开。
本来我很好奇这样一个癌症晚期的患者,会对人生有什么样的解读。结果作者文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活力与热情。她用一个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讲述着病友间对于病痛、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看法。本以为被病痛折磨的人会消极的看待人生,而在作者的笔下那些得了癌症的大妈们,乐观的交谈、积极的生活。比起普通人她们更懂得人生的意义。
作者有一篇文章写对于为啥是我的癌症的非学术报告。她从饮食、睡眠、deadline 突击及环境四个方面作出了分析。跟我很大感触。这本都是我们平时最不注意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升职加薪,权钱名的争夺。饮食有什么好吃吃什么、管它吃的什么东西,满足自己的口欲最重要。而是否健康那似乎还是老年人养生才会关注的。睡眠,作者经常晚睡,而睡眠质量不佳。总是会找一些有用的或是没用的事情来做,迟迟不去睡觉,每天损害着身体而不自知。deadline 突击,每次用2周时间去突击一次考试,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而耗损着身体却为考证,实际上并没有学到什么。环境,这是个大问题并不是个人可以解决的。但作为家庭这个小环境,作者家中的家具都被测出甲醛含量严重超标。她的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在长期接触中形成的。所以看看我自己的生活,作者的分析有些是值得借鉴。
只有生病才能意识到健康,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可贵的。我们却总在放弃最可贵的东西去追求名利那些到死都不会带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