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一算,自从10月23日开始,在简书上写教学日志和生活随笔已经快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一共写了31篇教学日志,8篇生活随笔,也是将近40篇了,5万多字,量化统计起来,感觉自己很了不起了,特有成就感,心里也会有一些小满足,小满足就是大幸福,每天感觉很充实、很快乐!我想,这都是简书这个创作平台所带给我的成功体验,不仅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和进步,同时也使我的思维方式有了改变,眼界和胸怀有了提升。越发地感觉到,有简书的生活,真的不错!
昨天有幸在简书上,关注了河南的一位乡村初中语文女教师张爱敏,她的简书昵称是“爱于心敏于行”,拜读了她的几篇文章,感觉有思想有内涵,文化底蕴深厚,想必和她每天大量的读书,坚持笔耕不辍有很大关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看她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了“天道酬勤”这个词。尤其她能够坚持在简书上每天写出千字文,微信组建“暮省日更群”,积极号召许多和她一样有读书写作爱好兴趣的教师们行动起来,互相勉励,共同成长。从2018年12月5日到2019年12月5日,她已经坚持在简书上日更365天,多么了不起的执着,除了个人的坚定信念,韧性执着之外,我想,更多的是源于她心底对教育对教学还有对学生的赤诚深沉的爱。读她的文章,仿佛走进了她的日常,每一次培训,每一次公开课任务,每一节家常课,每一次和学生的沟通,她都用自己手中的笔,情真意切,细腻丰富地记录下来,能够感受到她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教育的梦想在闪光,还有她读过的许许多多的书,更是沉淀了她的内涵,丰富了她的课堂,滋养了她的文章……读着读着,小米的心中肃然起敬!
张爱敏老师在她12月5日自己参加简书日更挑战训练营满365天的日志《其实,每天我们只是勤奋一点点》中这样写到:“书写只是我遇见自己的方式之一,书写让我的心更加沉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最重要的是,我越来越接纳自己,接纳别人。其实,书写本身也是一种自我救赎……”说得多好啊!虽然现在我没有坚持日更千字文,每周仅仅是写三到五篇,但是确实,通过每天的写作,我发现自己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平静平和了许多,能够随时正确地剖析自己,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试着去改变,和自己原来所认为的舒适的生活习惯说拜拜,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和成长!
张爱敏老师还说:“能够咬着牙在‘暮省日更群’坚持下来的老师,已经在阅读中寻觅到专业成长的路径,在写作中寻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简书中许许多多的教师相比,我虽然起步很晚,与他们的文笔,读书的境界相差甚远,但是,只要每天坚持一点点,每天勤奋一点点,相信自己也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现在我迫切需要做的,是大量地读书,专业的、文学的、哲学的……应该全方面地多种途径地进行大量输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否则感觉思考方式,看问题角度都达不到一定高度,文章写起来也没有深度和内涵,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感谢简书,感谢你,让我认识到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更高境界;感谢你,让我不再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最后,借用张爱敏老师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感受:“捧起书,拿起笔,你的文字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读着,心中仿佛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涌起了许多无穷的向上的力量。有了简书,有了你们,真好!
让文字记录生活,让写作成为常态! 未来可期,写作无期!加油,苏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