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过度饮食,肠胃就要受伤。
姜良铎教授有几条养生经验,其中就有少吃,以减少肠胃的负担。这位对毒、火的治疗都非常在行的中医专家认为:少吃为养,多吃为毒。毒可以化为五脏六腑的“火”,因为体重增加1千克,心脏、肝脏、胃肠都要为养它增加成本,心脏会加倍地泵血,肝脏要加倍地解毒,所以少吃很重要。
他总结出几个比例可供大家参考:
65岁以上的人吃五成饱,55~65岁的人吃六成饱,45~55岁的人吃七成饱,35岁的人吃八成饱,30岁以下的人吃九成饱。总是欠一点。吃多了,特别是冬天吃多了,消耗的机会很少,就要积蓄下来,到了春天就要找个薄弱点突围,成为肺火的发源地。
除了饮食节制,保持胃肠轻松还有个办法,就是多吃萝卜。注意,是白萝卜、水萝卜,而不是胡萝卜。因为胡萝卜本身不是萝卜,没有萝卜的消食作用。
中医有条养生经验,叫“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就是说睡觉之前多吃萝卜,起床之后多吃姜。睡觉前吃萝卜是为了保持胃肠的通畅,不要带着一肚子积滞入睡,也就不会上火;吃姜是为了散寒,起床之后就要接触外界,遭遇寒气、湿气,常吃姜能防微杜渐。
萝卜是助消化的,萝卜子在中药里叫“莱菔子”,常用在饮食积滞时。萝卜是很民间的食物,由于意识到它的好,就粗粮细做把它端上了皇帝的饭桌,用鸡汤、鸭汤煨着,既遮了萝卜的荤气,又发挥了它的保健功效。
说到去火排毒,姜良铎博士还推荐一个自己常用的方子,在刚开始供暖、屋里温度增高或春天刚到来、气候开始温暖干燥时应用,叫“绿豆鸡蛋黄汤”。就是将绿豆煮到刚开花的程度,这时候汤已经变绿了,用变绿了的汤冲鸡蛋黄,没有糖尿病的可以加点冰糖,每天喝上两次,解毒去火的效果非常好,对于春天干燥温热带来的上火、干咳、口干、唇舌干燥很有效。
鸡蛋黄在中医里是入药的,可以滋阴泻火。有个经典方子叫阿胶鸡子黄汤,其中鸡子黄就用了两枚,方法是将其他药物煎好后,药汤趁热时把新鲜的鸡蛋黄冲熟了喝,治疗阴虚导致的头目晕眩、舌红苔少等阴液被虚火灼伤之后的状态。
民间老百姓也常用鸡蛋黄治病,长期慢性的咳嗽又没什么痰的,临睡前用开水加冰糖把一个生鸡蛋黄冲熟,趁热喝下,对干咳有安抚作用。这种咳嗽一般是生病日久伤了阴,鸡蛋黄起滋阴作用。特别是那种已经没有炎症、血液常规检查时白细胞也不高,但咳得胸都被震痛的时候,冲鸡蛋黄喝的效果很好,因为那时人体已经进入了需要用养阴来善后的阶段。
一提鸡蛋黄大家就会想到胆固醇,姜良铎博士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是:鸡蛋黄不等于胆固醇;一天食用不超过4个鸡蛋,就对胆固醇没太大影响。国外的相关研究很支持姜良铎博士用鸡蛋黄治病的学说,这个研究发现:血浆总胆固醇太低,死于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就增加。我国的相关调查也显示:当血浆总胆固醇≤140mg/dl(3.6mmol/L)(我国将血浆总胆固醇180mg/dl(4.6mmol/L)定为正常血脂上限),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并没有增长。也就是说,因为胆固醇而过分地忌口是防御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