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七②-③
②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③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我们上一讲,讲到孔夫子说,这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那到底具体都做了什么呢?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默而识之”,默:就是默默不言语的意思;识:就是记在心中,记住的意思。
那我们看看“默而识之”,默默地学习并不言语,而把它记在心中,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重点,识:记住。怎么做才能记住呢?如果我们只是学,不太能记得住,只有我们在用的过程当中,才能记得住。
我们举个例子,小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英语,学过物理,学过化学,如果长大以后,我们没有再用过,就生疏了,记不住的。
所以无论我们学任何东西,学任何文化,学任何技能都一样的,只学,我们不会记在心中的,记不住,用的时候就会显得很生疏。所以只有我们不停地用,不停地习,我们才能把它默默地记在心上。
所以我们每天讲修行之道,我们学来的文化是要拿来用的。如果你没有拿来用,是记不住的。“学而不厌”,一生都要志于学的,不停地学习,并不厌弃,不会厌烦。
那如何才能“学而不厌”呢?我们一定要乐在其中,如果不是乐在其中的状态,学习一定是厌烦的,甚至会觉得很累,不爱去学了,觉得学不进去,都是因为我们不能乐在其中。
“诲人不倦”,诲人:教化他人;不倦:这个倦字用的特别好,不倦怠,不知疲倦,因为诲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你想去教会别人的时候,别人不一定爱听,甚至有的人会有误解、有非议,甚至恶语相向,还有的人可能你怎么教他也听不明白,你还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去教会他人。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话是三个次第:第一个次第,首先“默而识之”,我不光自己要学,默默地记在心上,我还要反复地去习,反复地去用,这个时候才能变成我的,才能记在心上。“学而不厌”,我们还要不停地去学习,增加新的知识,所以一生都要去志于学,让自己乐在其中。
那么接下来就要帮助他人了,要去亲民,要去教化他人 ,教化他人还得舍弃掉自己的情绪,舍弃掉自己的私欲,我们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没有我的概念,不会因为别人恶语相向,我就不去帮助和教化他人,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误解,别人的非议,我就停止教化他人,也不会因为别人听不懂,别人学的不明白,别人比较愚笨,我们就不教了,这都是倦怠的表现,都不会有的。所以这句话也在讲内在仁的体现,如果一个人内在是没有仁的,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我还做了什么其它的事情呢?我们说一个君子之风的人,又要有仁德,又要有智慧,诲人不倦是内在的仁,没有自己的私心,没有自己的私欲,并不在意个人的荣辱和得失,才能去诲人不倦。
博学有智,我们只有乐在其中,不停地去学习,永不厌弃,不厌倦,我们才能增长自己的智慧,这个时候又有仁,又有智,就可以不停地去做着利益他人的事情,又回到了那一个字叫做仁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这是自修、自证、自学的过程,也就是《大学》开篇所讲的“明德”,我们要先通过自己学习,自己不停地去应用,自己不停地去体悟,默默地把它记在心上,变成了自己的智慧,变成了自己的修养。
那么接下来“诲人不倦”,就是去亲民,去帮助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想让自己变得明德,那我就让他人也去明德;我想达到至善的状态,我就让他人也达到至善的状态。
这两讲课,我们频繁的引用这两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告诉我们仁德并不遥远,我们去践行仁德之道也并不遥远,我们有什么?我们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我们就让他人和我们一样,仅此而已,这就是仁。
所以它并不宽泛,我们把它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当中来,我们自己会什么?我们就去教会他人,这就是在实行仁道。
我们看看孔夫子的忧,孔夫子担忧什么呢?我们先讲自己的担忧,我们没有经过修身之前,看看我们都在担忧什么?担忧吃的不好,担忧穿得不好,担忧我的工作不稳定,担忧我的生意还能不能做得下去?所以担忧的都是衣、食、住、行,都是自己的利益,都是自己的未来能不能得到保障?
那我们看看孔夫子的担忧,“德之不修”,我每天担忧的是自己能不能通过修身而增加自己的德行,同样这样要求自己,取人之道也是如此,说我这样要求自己的,我看待他人也是这样的标准,我在看他人的时候,他有没有每天通过修身,去增加自己的德行。我再去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我也在看他是不是一个有德之人?而且能不能保证每天都可以增加自己的德行。那我培养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我要看孩子有没有每天去增加自己的德行,让自己变得更善良,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看待自己,和取人之道都开始变得不同,我们的标准会发生变化。
“学之不讲”,学习的东西有没有去和他人分享?所以我们思考一下人生是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会做饭,我们要能和他人讲清楚,如何做好饭?教会他人,我们才真正地明白,我们才真正的会做饭。
包括在工作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自己会了什么样的技能?我们要给他人讲清楚,并且教会他人,这个时候我们才是最明白的,所以你只有通过不停地去讲,让他人也能明白的时候,自己才会真正的明白,你也才会真正的理解,所以这是学习非常好的方式。
如果你只是学,并没有去习,没有去用,没有去讲,你很难真的明白。同时“学之不讲”也是内在有仁的体现,因为内在有仁,所以你才想着,我学到的东西要讲给他人听,要教会他人,“己有能,勿私藏。”说我自己发现了,我自己觉得它很好,这个时候我不能据为己有,我要拿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让他人也体会到文化的好,让他人也体会到修行的好。
“闻义不能徙”,“义者,宜也。”合适的事情,适度的事情,合道的事情。徙:是迁移、追随的意思。我们听到了合道的事情,听到了合义的事情,不能去迁移,不能去追随,这也是孔夫子的担忧。
你看很多人是不是这样的?这个道理很好,可是不动,不迁移,不改变自己,不去追随,所以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只听不做,道理我都明白,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们不去改变自己,不去追随那个义,不会让我们自身发生变化的。
所以我们学习,我们修身都是要主动而为的,都是要自己积极的向前的,我们是要保持日益精进的。
“不善不能改”,首先我们没有经过学习,我们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发现不了自己的不善。那么第二,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不善,发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而不能去修正,不能去改变,这是很令人担忧的事情。
《中庸》讲“知耻为勇”,说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我们敢于面对,我们敢于去改变,这才是最勇敢的人。
所以我们再来看整个这句话,都是担忧自己没有进步,“德之不修”,我们没有增加自己的德行。“学之不讲”,我们没有通过讲,让自己变得更明达,我们没有通过讲,去帮助他人。我们听到了合适的事情,听到了合义的道,我们没有去追随,我们没有去迁移。我们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不能去修正,不能去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同时我也担忧别人不这样去做。
所以孔子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所以你看这里所担忧的事情都是道,都是自身的修养,而没有担心自己的贫困,自己的未来是否更好?没有担心身外之物。
所谋也都是合道的,谋我们的德,谋我们自身的学问,谋我们是不是符合道的?是不是追随道的?谋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身上的不善的?
我们最后再来做一个总结,看看孔夫子平时都在做什么?是如何自我要求的?首先“默而识之”,自己默默地学习,要通过不停地用,记在心中。“学而不厌”,一生志于学的精神和态度,乐在其中,永不厌烦,不厌倦,因为通过了学,通过了习,通过了用,自己开始变得有智慧,自己乐在其中的时候就要开始“诲人不倦”,我要不停地去教化和帮助他人,并且不会倦怠,不会觉得自己疲倦,不会因为他人的恶语相向,他人的不理解或者他人听不明白而放弃、而倦怠,都不会的。
接下来又说了,我也有忧虑的事情,我担忧的是“德不加修”,我们不修自己的德行,“德以修而日进”,又担心“学之不讲”,我们学到的东西不能去讲,因为通过讲,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明达,也可以去帮助他人,让他人也变得更明达。所以说“学以讲而日明”。
“闻义不能徙”,我们听说了合道的事情,听说了正义的事情,听说了善念、善行,但是却不能去迁移,不能去追随,所以说“徙义则善日益”。
“不善而不能改”,发现了自己不足,不善的地方,却不能去修正、不能去改正,所以说“改不善则过日损”,我们通过改变自己不善、不足的地方,自己的过错就会日益减少。
当我们有这样忧虑的时候,我们不光是在修正自己,我们还在教化身边的人,我们还在让身边的人,也按照我们学习的方式,也按照我们修行的方式去改变自己。所以这个时候不光我们自己要成为仁人君子,我们还要让我们身边的人,也去如此修习,变成仁人君子,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可以从自己再到身边的人,推己及人,去实行仁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