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纲
・分析用户反馈的价值?哪些能做?哪些做不到?
・用户反馈与评论的种类?
・用户反馈与数据的收集管道?
・【实践】需求分析训练|“foodie”的用户反馈分析
【需求分析】课程背景
接下来将透过「两则实践」(整理 foodie 的有效用户反馈,提出分析;好豆 APP 希望加入「直播」功能,透过用户调研,分析是否靠谱?)学习产品经理的第一个必备职业技能 — — 「分析用户需求」,分别训练两个产品经理必要技能:
1. 【收集整理用户反馈】的核心价值,是从感知用户需求,到真实收集用户反馈的过程,借此养成一个正确收集梳理用户回馈的习惯。
2.【需求分析和优先级排序】以新入职的产品助理的视角,围绕老板提出的一个需求,更好的执行,完美完成任务这样的工作场景进行设计。
首先,分析用户反馈的价值?
在分析「用户反馈」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分析「用户反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通过对用户反馈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做到三件事:
1. 学习用户的语言,从用户的角度去理解产品、建立“用户与产品”的心智模型。
2. 了解用户的期望是什么,哪些期望在产品中得到了满足,而哪些没有被满足。
3. 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中的 “痛点”,即最困扰用户使用产品的问题是什么。
但同时,分析反馈时也需注意额外 2 点,我们无法做到的:
1. 透过「用户反馈」的收集,并不能代表所有用户的感受。
用户给予回馈时,还是有个门槛,绝大部分的用户并不是这个热心,更多的是直接走掉删除应用,或者遇到问题时保持沉默,留下评论的往往是少数。
2. 直接使用用户的话,来描述产品的问题可能存在风险。
同理「不能直接问用户要什么功能」。我们要知道用户在提出意见时,通常已经被遇到的问题给惹恼了,或者自己根本对产品的使用一头雾水(这部分也是我们的问题),无法冷静且准确的告诉我们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反馈、评论的种类?
• 低分差评:重点先看低分 1-3 分的有效评论(具有实际描述)
• 异常行为:排除水军刷榜、恶意评价
• 竞品变化:监控竞争对手的评价变化
用户反馈与数据的管道?
当然还有:脉脉、百度指数、360 指数、阿里指数、拉勾
【需求分析训练|「foodie」的用户反馈分析】
你是「foodie」新入职的产品助理,现在上司让你去收集最近 90 天的用户反馈,你需要在下一次内部会议上进行做汇报。作为你的入职第一战,是时候给大家展现你的能力了。
整理「foodie」在各大应用商店的用户反馈:
1. 一共找到至少 30 条用户的有效反馈。
2. 对用户反馈进行分类,并进行简要分析。
3. 根据分析结论,总结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建议」。
前言
要来做「foodie」的用户反馈分析,首先我的作法分为 5 个阶段:
1. 先使用并了解产品,并画出产品模块,以及近三期产品更新的内容。
2. 到「七麦数据」获取 iOS 的「有效」用户反馈,利用 Airtable 纪录先整理并分类。
3. 将「主分类」、「具体反馈项目」绘制成图表,一眼看出哪一个种类需求量大、哪些是现阶段的「关键需求」。
4. 对具体问题进行提炼,并加入「重要和紧急」的尺度,商业的视角、考量开发的流程,给予大致上的行动方案。
5. 最后,提出「行动计划的开发流程图」。
一、foodie 产品模块&更新日志
透过了解产品模块,我们可以抓出「foodie 产品的核心」:
「技术导向的产品,没有其余内容。」
该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如果要抓住用户经常使用(DAU、下载量),必须达成三点:
• 流畅度:页面的优化
• 功能完整性:产品功能与呈现的资讯,对于用户的期待是相符的
• 产品创新:有其他滤镜 APP 没有的功能
这三点,将是未来作为开发时,「重要性」最高层级的指标。
二、整理有效的用户反馈|Airtable
我这次抓了30 笔有效回馈,从 2019–02 ~ 2019–03(跨三个版本)
我很爱用 Airtable 作为各种资料搜集与汇整,原因有:
- 栏位属性众多,可视化程度高,有星级、单选与多选标签、排序与多种检视方式
- 透过筛选功能,可以直接找出我们想要属性的资料
- 付费功能可以让对应数据直接生成图表,但我没续费所以只好自己开 numbers 画…
三、将「主分类」、「具体反馈项目」绘制成图表
1. 产品漏洞(Bug):核心功能的完整性,例如闪退、卡顿,让用户无法顺利使用产品,属于程式上的缺陷。
2. 产品功能改善建议:在原有功能上,用户提出不一样的建议,如滤镜色彩的偏好,或者浮水印的设置
3. 功能需求类:用户希望开发者能开发出来的功能,关系到「产品创新性」;哪些听了用户的建议,可以成为产品核心,哪些反而变成跟其他产品一样,这是产品与开发团队要去衡量的。
接着,透过绘制图表,我们可以先清楚地看出,在这次的资料中,
「Bug 反馈」占首位,再来才是「产品优化」与「功能需求」。
四、对具体问题进行提炼
商业的视角、考量开发的流程,给予大致上的行动方案。
为什么我会这样分配,让我一一说明:
• 重要且紧急:毕竟是技术型的拍摄工具,流畅度必然是首要留住用户的关键指标。
闪退第一,因为闪退频率过高,就真的不用使用这产品了;卡顿第二,即便有些卡顿,还是能使用功能,但对于用户体验不佳,很容易流失。
至于,录像增加音乐、iPad Pro,是我认为 foodie 在未来的产品竞争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功能。
自从出了最新版 iPad Pro ,越来越多人用 iPad Pro 修图或者拍摄,这是一块蓝海;录像增加音乐,是因为许多人的料理拍摄希望可以看到更生动(冒烟、转盘子,甚至料理当下)的画面感,这是个可以做延伸的产品功能。
• 重要,但没这么紧急:依然是(流畅度|BUG)的「触感不灵敏」,再来才是(产品优化)「滤镜与色彩」&「浮水印」
毕竟「滤镜与色彩」是产品核心功能这就不必再提,但「浮水印」之所以会在「重要区」,是因为公司方应要去思考,这样子的收费方式(免费版本有水印,付费没有),跟「用户离去后留下负评」的成本风险比例,是适当的吗?
这属于「商业与收益层面」的策略,重要性高,但没这么急迫。
至于,不太重要的需求,一来可能是不会影响产品核心功能与体验。例如:「增加照片比例」,若这个功能开发出来,可以埋个数据点作为「用户行为的测试」,研究拍料理美食的用户群体中,拍摄时的照片比例分布是?未来或许可以借由这个分析结果,做出更多的延伸应用功能或服务?
五、总结:行动计划的开发流程图
产品漏洞类型:重要且紧急
「资源有限,任务无穷,必须判断优先级。」
没有一项产品是完美的,而且每一个企业都只有有限的资源,所以我们除了要清楚知道这项 Bug 属于「紧急、重要」上的最优级行动指标,还要考量这个漏洞的具体细节(哪个设备、哪个版本、哪样会触发),并由 Top-Down 法,找出漏洞的底层原因、在开发流程上的问题,安排此漏洞的任务排程。
功能需求类型:紧急,但不太重要
「欲望无穷,但必须仔细评估产品定位,别妄想满足所有用户。」
虽然功能需求大多属于「紧急」尺度(因为说不定一开发后,就多了大批用户,找到新的运营方针),但也要避免让自己的产品成为四不像,少了核心定位与品牌。
因此,必须进一步观察,做好用户需求分析,不只是看用户的文字反馈,
而后评估此需求,能否具体转化成「产品需求」,以及功能开发与上线的行动计划。
产品经理方法论|目录大纲:
产品经理 PM 必备技能方法论系列文|作品集目录、课程学习、工作内容
嗨!谢谢你看到了最后!
若喜欢我在简书分享的内容,欢迎给我一些回馈,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