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坏习惯,比如:抽烟、熬夜…等等。
我们都曾经试图改变这些坏习惯,但是有多少人可以成功呢?
尽管我们的理性,我们的头脑金将这些习惯认定为不好,但无意识却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吸烟;很多时候它填补了我们内在的某个未知的空洞。你开始吸烟,也许是因为你吸烟会让你的父母焦虑,或者他能给你空间,又或者你借此得以冷静思考或休息。
除了这些习惯,我们判断事物的方式,对待外界的态度,同样是一种习惯。这些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那些所谓不好的态度,同样源于自我保护的需求。
比如:成为一个悲观者,可以让我们免于失望,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可以免于被挑剔。
优柔寡断则可以免于承担后果,或者因为错误决定而遭受批评。
自视甚高,批评别人可以免于被羞辱或者感觉渺小。
强控制可以隐藏脆弱,免于被嘲笑,避免感觉无能为力。
让自己忙的团团转可以免于空虚孤独,取悦别人可以让自己感觉被需要。
严肃可以避免被人需要或者迫使别人更认真的聆听,帮助别人可以免于发现自己也需要被拯救。
这些习惯某方面在保护我们,但同时也向我们索取报酬。它限制我们享受自由,阻止我们成长的脚步,从而使我们在面对人生问题是感到无能为力。
如果我们习惯于承受压力,我们还能平静享受人生的喜悦吗?一个悲观主义者能看到生命给予我们的机会吗?
答案是:不能!
我们需要认清习惯背后的真实需求 ,列出它的利与弊,看一看,它带给我们的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
然后,找到替掉不好习惯的方法,给自己的习惯正面引导,正向反馈。
关于习惯,觉察是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