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黑体字为直接或间接引用古典专栏内容)
电影《血战钢锯岭》的男主角道斯,在自己军队败退后只身一人赤手空拳回到战场,寻找受伤的战友救到安全的区域,
带着简单的信念:“别人都在杀人,我在救人,这才是我参军的目的。“他不断激励自己“one more”(再救一个),最后救了75个战友,获得了国家的奖章。
苹果教父乔布斯的成就地球人都知道,不仅改变了手机的外表,还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顺便还制作了很多部经典的动画电影,他说“活着为了改变世界”。
一个人眼里是想再救一个,或是改变世界,是由什么决定的?一个人眼里能看到75条生命,还是75的数字,又是由什么决定的?也许前者是价值,后者是视野。这两者的结合,可以决定你你过什么样的人生,是成为一个军医,还是一个创业家。
古典在专栏《19-2目标=价值x视野》里提到了一个VVG模型,价值观-视野-目标(Value-Vision-Goal),即:目标是价值在视野中的最佳选项。
最理想的模型是,三者都在暂时完全一致,你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每天叫醒你的都是梦想而不是闹钟。注意是“暂时”,因为这里的变量总是会发生改变的。
1. 当视野变大,目标拉高,原来的目标A不能满足自己,就需要重新设定目标B,走向B的路径才会让人重新拥有激情。小池塘困不住大鲸鱼,成长的路上需要给自己更大的空间,持续前进。
2. 当价值改变,目标转移,进入不同的人生阶段,则需要重新调整,我们需要阶段性地复盘和定计划,来保持自己阶段性的兴奋点。结婚、成为父母、创业、中年、退休,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考量,即时调整罗盘,可以防止把生活的小船打翻。
3. 当他人价值加入,目标整合,要学会双赢与合作,在自己和对方的价值观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夹角,设定一个一致的价值观,再根据共同的视野制定新的目标。尤其是要兼顾家庭与工作,兼顾孝顺与自由,各种利益博弈都可以转化成利益共赢。
对于这种还没能在最佳模型里的朋友,古典老师也给出了三个调整方案:
1. 定期重新梳理自己的价值观和资源,重新设定目标。价值观相对稳定,一年确认一次就好;而视野资源则是可以每半年一升级,在发展很快阶段,每3个月重新设定一次目标。
2. 在一流圈子里打开视野和竞争力。对于迷茫的年轻人,最好就是进入一线城市、最热门、最具有竞争力的行业里去修炼,同时持续地观察自己。越大的城市可能性越多,视野越广阔,越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越强的竞争也给你越多磨炼和积淀,在你找到目标的时候,有能力随时移动过去。并且,让优秀的人带你跑一段,慢慢你会看到机会。
3. 做好评估,小心切换,价值观的强大也需要实力和信心的支持。不妨花几个月时间慢慢确认这个价值观,先在安全的领域慢慢“养大”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在一个稳妥的地方切换回来。
乔布斯说:”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片段串联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的联系。所以你必须坚信你的经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连在一起。“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能看到自己一生的终极目标,不需要一开始就决定是要当一个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军医,但是,如果我们不断地调整阶段目标,“one more”,再靠近一点,再努力一点,再学习一点,也许,我们终将活出自己,并且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些串联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借用专栏里引用席慕容的一段话结尾:“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种种的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虽然我们无法一开始就做好人生目标,但请务必带上自己的价值罗盘,提升自己的视野高度,免得到过头来才发现过的是别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