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的特点往往不是天生的,而形成不自信这个果的,往往也来自于不同的因的复杂结合。
社交会焦虑,正是因为我们在社交的场合中失去了自信心。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小孩子就没有社交焦虑呢?当小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胆怯、回避的时候,我们说他们是怕生、内向、害羞,却一定不会说他们存在社交问题。
似乎本来也不该跟自信这件事扯上什么关系。但随着年龄的逐渐成熟,我们需要恋爱、需要工作、需要得到别人的喜欢,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我不能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更好?
我们想要做得更好,却无法脱离那个日积月累的自己。于是焦虑随之而来。
分享一个小故事
下班后,我在小区楼下被一个小男孩拦住了。
“姐姐,你知道4栋在哪里吗?”
“就在这栋的后面,拐个弯就到了,要不姐姐带你过去?”
“不用了姐姐,我自己过去就好了”
好独立的小朋友!我以为谈话会在这里结束,心想是不是干脆把他送到会比较好。没想到他很快就跟我聊起来了。
“我姑妈生病了,我爸爸妈妈都去医院陪我姑妈了,他们要我过来陪我姐姐住,我姐姐就是我姑妈的女儿”
“我今年8岁了”
“姐姐,你住哪一栋呀”
“那你搬过来多久了呢?”
……
我一一地应答着他逻辑严谨、人口调查式的对话,就感觉那股焦虑的情绪立马就要涌上来了。
显然被这个年龄只有我三分之一的小男生给惊到了,其实是我的无从应答与他的侃侃而谈形成鲜明对比。
被认可的力量
面对陌生人能不露怯色,还能占据谈话的主动地位,这样的能力在我那个年纪是没有的。想必他的家庭氛围是轻松的,他的父母也给了他足够的信任,才让他能够如此独立、健谈。
实际上,童年时期与亲密关系之人的相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于社交的行为模式。
举手投足能够得到支持和认可,自然不会害怕犯错误,不会害怕说错话;
在责备和否定声中长大的孩子、童年没有受到关注的孩子、遭遇过身心伤害的孩子、天生有缺陷的孩子,他们都将遭受同一种痛苦,那就是社交障碍。
心理痛苦是神经感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修·利伯曼,近些年通过心理学实验反复证明了,情绪痛苦和生理痛苦是同时存在的,它们在大脑中共享一个神经过程。
负责体验心理痛苦的大脑功能区是背侧前扣带皮层,在这之前,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这个区域是负责冲突检测和错误检测的。
利伯曼还反驳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社会连接才是人类需求的最底层,也是人类的第一大社交天性,所以心理痛苦其实也就是社会痛苦。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心理学家哈洛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
在一些实验里,利伯曼发现这个功能区不完善的人对社会痛苦的感知力相对较差。并且,要人为降低对痛苦的感知力,使用阿司匹林这类的止痛药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