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我在巴马高速路口的景区咨询点为游客服务的时候,有人问我一个问题,我的大脑瞬间停机了。
他问:“巴马这里有哪些景区比较好玩?”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看风景好玩吗?
大脑停机二十秒之后,我迅速反应过来,操起桌上一本旅游小册子指给他看:“巴马所有人气景区都在这里,我个人推荐你去水晶宫,那是巴马最有代表性的景区,另外你还可以去长寿岛,那里有长桌宴和篝火晚会,晚上还能看大型演出。”
看到他们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开车去景区的时候,我赶紧用手机在比较专业的网站搜索“好玩”
看到答案不禁松了一口气,真理还是站在我这边。
在微热点搜索出来的关键词统计中,好玩多数跟游戏相关,而且是购物、主题乐园、优惠券、周年庆等关键词居多。
是的,电子游戏、购物、主题乐园是让人快乐的三大源泉,而且电子游戏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
为什么要界定“好玩”的定义与范畴?
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游客了。
国庆期间,景区正值高峰期,我在停车场引导游客停车时。
一位游客问我:“帅哥,景区入口在哪里?”
本着为游客服务的精神,我指着路说:“沿这条路一直上去,看见楼梯接着往上走就能看见入口了,全程需要1公里。”
游客一听就吐槽:“我一年走的路都不够2公里,一公里,怎么那么远?”
听后我也瞬间懵逼:一公里很远吗?我平时的路程都是一万步起。
那他进入溶洞里还得走一个小时,那不得抱怨死人?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就发觉一个挺严重的问题:游客对“好玩”的定义非常模糊,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仅仅凭他人介绍来决定旅游目的地。
像那些网红打卡点,网络上好评如潮,心里想着那么多人去了,那里应该挺好玩。
一家子开车去了现场,结果一口老血喷出来:除了人,还是人。
再去打卡点一看,众多游客排着队去拍照,保安大叔在旁边收费:10元/人。
花了几个小时拍了几张照片后匆匆忙忙开车赶回家,拿着照片大眼瞪小眼,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获得了什么。
周围邻居问起自己去哪里旅游,
于是得意洋洋地拿起照片向他们炫耀的同时……
心里却是一句“mmp”飘过……
经此,我就得弄明白“好玩”究竟是什么!
“好玩”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评价旅游是否“好玩”其实是非常主观,但是我们仍可以利用马斯洛需求分析图标来细化。
进行细化,可以分为强烈的生存欲望与次要欲望。
强烈的生存欲望
避免劳累,享受舒适的生活;
长生不老,保持青春活力;
享受美食与饮料;
免于肉体痛苦,心理恐惧和生命危险;
获得大众的认可和喜欢;
充满魅力,获得美妙的性伴侣;
稳妥地照顾和保护自己的爱人、小孩、父母;
次要欲望
上进学习,让自己更强
好奇某件事情,想要知道
保持身体和环境整洁干净
希望产品质量好,耐用
希望产品美观漂亮
追求实惠省钱
…………
我们可以以马斯洛需求分析图表为根据来分析人们的需求是什么。
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避免劳累、享受美食、餐馆、酒店、卫生间、交通工具、特产美食等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等等免于肉体与心灵的痛苦警示标语、保证景区无危险的地方、交通安全
归属需求情感归属:友情、爱情等等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家庭聚餐、烧烤party、帐篷等适合团体合作的项目。
尊重需求被他人尊重感受到自己在别人心里是非常重要景区对游客贴心的服务、温馨提示、路标折扣店等等
自我价值实现挑战自我的成就感与意义感寻求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惊险刺激的运动:蹦极、潜水、攀登、独行。充满仪式感与神秘感的活动。
人们对“好玩”的需求,其实是对欲望的渴求,人们想通过旅游能获得欲望上的满足。
如何判定一个景区是否好玩?
看风景好玩吗?
爬山好玩吗?
走路好玩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好玩,恭喜你,你排除掉了全国80%的自然景区,现颁发英雄联盟五黑奖励一份。
上文以提到判断一个景区是否好玩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
不同的人对旅游的需求也不同,有人期望吃到当地的特产美食,有人期望到目的地看到照片上难得一见的奇景,有人带着朝圣的心理去目的地。
如果你决定去旅游之前,麻烦请弄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