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三体》,小说中作者谈到了文学创作:“文学形象的塑造过程有一个最高状态,在那种状态下,小说中的人物在文学家的思想中拥有了生命,文学家无法控制这些人物,甚至无法预测他们的下一步行为,只是好奇的跟着他们,像偷窥狂般观察他们生活中最细微的部分,记录下来,就成了经典。至少从莎士比亚到巴尔扎克到托尔斯泰都是这样,他们创造的那些经典形象都是这么着从他们思想的子宫中生出来的。但现在的这些文学人已经失去了这种创造力,思想中所产生的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残片和怪胎,其短暂的生命表现为无理性的晦涩的痉挛,他们把这些碎片扫起来装到袋子里,贴上后现代啦解构主义啦这类标签卖出去。”
虽然难以相信,但是作者的叙述又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有理有据。
刘慈欣在创作《三体》时是不是也是这种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