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七三班的随笔,只能看照片批阅。全班共45人,收到作品37份。请小朋友们跟随着我的截图、点评一起去看看上传作品里呈现的闪光点吧。每号作品只选了一个点,点评以交作业的顺序为序。
37.开头引用歌词“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进”,前一句表明本文要写作的内容,后一句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万事开头难,引用歌词,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6.用“春风 绿色”、“梅花 红色”这样实物加颜色搭配的方式拟定小标题,不仅使文章结构工整,思路清晰,还含蓄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因为“绿色、红色”象征的是生命,是热情,是对生活的热爱。
35.在歌声中开头,将读者带入一种欢快的节奏,与后文沉重的反思形成对比。结尾收束简洁有力,促人反省,表达尊重大自然、大爱无边的主题。
34.“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引用谚语,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同时生动活泼,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33.从“人生如登山、人生如雏鹰飞翔”,写到我面对人生的态度,运用类比的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使得文章有较强的说服力。本文中提到“有好几次面对暴风雨的来临”,显然这里的“暴风雨”不是指自然的风雨,而是指人生路上的风雨磨难。如果这里就此展开,文章内容就显得充实,结尾的观点也就有了现实的依托。
32.前文“小精灵”的比喻跃入读者眼帘,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全文运用对比手法,将记忆里昨日与朋友们雪后吵吵嚷嚷地堆雪人与现实中今天雪后街道因新冠肺炎而空无一人作对比,记忆里有多欢乐,现实中就有多寂寥,传递出力透纸背的感伤!(这张作业照片拍得字小,看得好吃力。)
31.结尾连用三个“也许……”句,构成排比,闲散的笔调,表现这个清晨的闲适自在;用三个“没有……”句,虚实结合,紧扣中心,语义丰厚;最后用三个“有些……它们……”,咏叹调式的收束全文,让人回味无穷!遣词造句上的功力,不得不让人为之叫好!
30.“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作者借雪说事,用舒缓的笔调,表达出对生活理性的思考。这里过渡自然,思路清晰,由俗语“瑞雪兆丰年,春雪讨人嫌”,引出下文,用语活泼,易于理解。
29.一篇随笔,洋洋洒洒近千字,从眼前的雪,写到元宵晚会,写到抗疫前线的人,再写到当下困居在家里“停课不停学”的我们,无一例外不展现出小作者较强的语言表达功底,使得文章的可读性强!《同心战“疫”》,标题用语凝炼,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既概括了主要内容“战’疫’”,又点明了文章主旨“同心”。开头引用歌词,“雪落下的声音”,设置诗意情境,“闭眼幻想”,让人感伤,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28.“吞噬”、“第一缕阳光”、“大地被唤醒”、“鸟儿歌飞扬”……语带双关,情境动人,很自然地引发人联想到现实生活里正发生的一切,让人看到希望,给人带来鼓舞。
27.“望穿秋水的等待”、“意想不到的惊喜”、“放空心是最好的礼物”、“独走的路是最美丽的风景”、“春天万物生长”……哇,这么美的语言,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错别字有点尴尬哦)
26.雪的轻薄柔美与现实的压抑凝重形成对比;望雪思现实,思现实又回望雪,思路清晰;“晶莹洁白,飘飘洒洒,沿着自己的方向飞扬,飞扬……”语言读来有诗的韵味。
25.我手写我心!自省精神和感恩意识跃然纸上;结尾感叹号连用,表达出强烈的期盼和必胜的信心;“明媚蓝天”、“碧绿大地”,引人遐思。
24.在很不清晰的照片下,老师还是辩识出了这篇文章明显的优点。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中间每一段用中心句领起,写出作者喜欢冬天的三个理由。层次清晰,结构工整。
23.“小雪花,带着半透明的六角帽从天而降”,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可爱;“玻璃窗上画画”,拟人的手法,赋予小雪生命力,表现对雪的欢喜;“凉丝丝的”、“隐隐约约”等,分别从触觉、视觉的不同角度,描绘出下雪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2.这篇小文,较好地体现了写读后感的规范思路:引—议—联—结。从祥子的经历到对故事、现实、人物的评价都体现出作者独立的思考。
21.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快节奏的语言,将读者很快带入“致敬”的情绪中,与作者一起仰望“医者仁心”。
20.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以“蝙蝠”的口吻,表达对人类的胡吃海塞、乱捕滥杀的强烈谴责;小作者对当下发生的一切所做出的感性思考,体现出了少年人身上难得的平等意识和关爱情怀。
19.对这篇文章,老师禁不住一读再读。这里有童心、童真、童趣,这里有玩乐、挚友、梦想,这里有任性,有遗憾,有随处可见的小美好……小作者用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画面,让人如临其境,让人思绪飘飞,飞向那美好的童年时代。小作者选取写作的时间段足以体现出他的智慧,六年级没有低年级的懵懂无知,也没有初中的学业压力,一切似乎都刚刚好。看起来,作者在写遗憾,其实是在写怀想。只是本文的标题与文章不匹配,像绅士头上的旧毡帽,不合宜。改成《那段遗憾的日子》怎么样?(2013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就是《那段_____的日子》)(另外不得不说:文中隐约可见的错别字有碍观瞻。)
18.运用主副标题点明写作缘起和文章中心。比起点赞你的文章,我更愿意点赞你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的学习状态!非常时期,居家无趣,找书看。真好!
17.从房前到屋后,描写景物时体现出观景顺序;竹叶上的一滴雪水、房子边的一只小狗,这样的细节描写,使画面充满情趣。
16.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早起看到铺雪的无人街道,对文章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渲染出如今新冠肺炎爆发的大环境下凄凉的气氛,烘托出小作者此刻凄冷的心情。
15.本文开头结尾各有特色。开头一个“但”字,引出下文;突出今年的“特别”;加上省略号,引发读者思考。结尾充满了对小动物的同情,也体现对人类的谴责,用问句收束,发人深省。
14.密集恐惧症,有没有想到这个词?七年级孩子,有话写是第一步,小作者做到了。拼命扒开照片,放大细看,我看到了好多小作者一个人的内心戏。想玩雪、听音乐、早起玩雪、寒假还没结束又在担心暑假,真是很可爱的一个孩子。希望下次能看到工整的文面。
13.结尾用调侃的语气表达出对当下处境的无奈……
12.描绘出雪人的样子,“少女心爆棚”写出了雪人的可爱。正是眼前的可爱,才想起病毒的可恶,结尾的祈福,体现出小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11.虽然简单的一笔“早起天昏沉沉的”,但这样描画情景式烘托,让读者一下子就跟着作者揪心起来。入题简洁明快。
10.细细品来,这篇文章很耐看。引用古诗文“撒盐空中”与“未若柳絮”,描绘出先后不同的下雪情态,使文章语言清新、典雅;“阳光出现之后,雪从树上跳下来”,这里的“跳”极为传神,写出了动态的美、有生命的美;“总有雪留恋美好的人间,在土地的荫处,花丛的深处,与太阳玩着躲猫猫的游戏”,这一句写得特别富有情趣,有精美小品文的语言风范;缸中的冰不断变化的情景,也体现出小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结尾三个“了”,犹如撞钟三声而绕梁。
如果小作者能严格要求自己,提高书写质量,字斟句酌,文章会更值得大家欣赏。
9.“东施效颦”的本来意思是,比喻模仿别人模仿不好反而出丑。那不模仿别人我们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从哭泣的东施变成安琪儿东施?小作者用清奇的脑洞,给我们作出了回答。过程辛苦,从“神州号”到“安乐宫”;要点明确,借上帝之口说出作者想告诉读者的话。这一段语言表述尤为精彩,“生活在众人的眼光里,失去自我,同时又在编织自我束缚的牢笼”、“万物生于世间,自然有他的价值”、“走出自我小天地”、“帮助他人,为世人服务,你就会收获人们应有的喜爱和尊敬”……语言清丽,逻辑性强,有哲理意味。
8.“无须用笔勾勒,无须用颜料渲染,便成了一个雪白的世界”,作者灵动的笔触,虚实结合,犹如一幅小水墨画,言简义丰,令人遐想;“虽然雪停了,但我的思绪却融释于冰雪中,回味着雪来时的纷飞,去时的无声……”,如诗如歌的语言,让人流连,体会含英咀华的欢喜;“融释”一词,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无形的思绪与有形的冰雪,两相交融,物我两忘;“来时的纷飞,去时的无声”,是雪还是思绪?已无需回答。
7.连用两个比喻句,将“雪”比成“一幅画”,写出了雪的洁白无瑕,不容玷污;又将“雪”比作“小孩子”,“嘻嘻哈哈地来”“悄悄地离开”,写出雪花漫天飘飞、无声无息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小作者对雪的喜爱,语言生动形象。
6.读你的文章,一不小心就会被科普。你开阔的视野和独立的思考,总让同学们对你的文章和你的脱口秀兴味盎然。看到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除了在心里大呼“过瘾”外,还特地到百度百科里查询了一下,“大人”到底有几个意思。我看到了这样的解释:
大人在古代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成年人,与幼儿相对应,这种用法我们现在还用;第二种用法是晚辈对长辈,现在一些老派的人给父母写信,依然说“父亲大人”“母亲大人”;第三是有德望的人。
今天你的随笔我就不妄加评论了,只希望你再接再厉,未来看到你更多文学性与科学性兼具的精彩。
5.托物起兴,“你看”,将读者的眼光引向飞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和思考。“天空没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渴望飞翔,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必需的姿态。读者从你的羡慕里,看到了你渴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个性,而这也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羡慕和渴望,很轻松地赢得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4.《没有笨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文好题一半,此标题新颖独特。运用对比的修辞,引用俗语,诙谐幽默的语调,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借这个标题表明遇到问题不找答案,遇到事情不想办法,肯定是死路一条,“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3.最有力的语言往往借助最冷静的表述,这是去年看《活着》这本小说,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当下再读这本书,很应景,它让我们呆在家里的人更懂得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对于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们来说,再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
小作者的这篇读后感写得很好看,除了处处显示她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外,还巧妙地让读者随着她的文字,在这本书里做了一次巡游;每一段用自身感悟加简述内容的方式展开,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引人入胜;读完后,小作者的“一吐为快”,给读者一种“一睹为快”的向往。
2.引经据典是本文最突出的优点。首先,引用名人名言,使得你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次,每一篇文章,于作者而言,里面隐藏的都是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这样多的引用,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这位作者读的书好多,知识储备量好大啊!爱屋及乌,读者从欣赏作者,进而喜欢这篇文章。
但是,这个突出的优点细究起来也可能是本文明显的不足。打个比方,你上台演讲,请了几位名人为你坐阵。每当关键时刻,他们会出来替你佐证一下,听众会更加信服你的观点。但是如果你请一群名人,他们谁都上场说几句,那听众就忘记了你的存在。所以引用名言太多就带来了削弱作者本身语言力度的风险。
1.开头的环境描写,给人西风微凉、阳光不燥的感觉。这种融融暖意,烘托出小作者此刻与好朋友一起走在街上的愉悦心情,渲染了美好的气氛,也为后文在公交车上感受到“人情味的美好”做了铺垫。以环境描写的方式开头,还增加了文章诗情画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