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山村地形为山间盆地,四周高山耸立。整个村庄北边背靠北斗山(山名),越过北斗山,山那边的半山腰有一片梯田。那片梯田是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生产队开荒造田开垦出来的。成片的小梯田,引来山泉水灌溉。起初,每年生产一季水稻,比早稻迟播种,比晚稻早收割,也叫中季稻。老家的农民兄弟统称这片梯田叫冬田。后来,因为人多地少,加上产量低,粮食紧张,这片梯田就改成种植双季水稻,但是,仍然习惯称这片梯田为冬田。
生产队大集体生产劳动,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高,而收益不大。尽管如此,生产力低下的大集体,日子还得一年一年循环往复地过。到了一九七七年冬天,当年的三农政策有所改变,生产队召开社员会议,制定了一些条条框框协议,决定把冬田承包给社员。三个不同家庭的全劳动力自愿组合为一组,组成若干组,然后这些符合条件的又愿意承包的组,通过抓阄决定谁中标。我二哥当年也仅有二十五周岁,在家务农。结果,他和阿聪阿辉的组合运气好,中标了。就签了承包合同,承包期为一年。
从老家前往北斗山山后的冬田,距离有四公里多的山路,爬坡路段有二公里。一年种植二季水稻,最忙时候是春耕和夏收夏种。每到这个时间节点,三个全劳动力都忙不过来。于是三个人就合计合计,决定每个家庭再出一个半劳动力。所谓半劳动力,指老人、妇女和未成年人。
我们家真的没有半劳动力可以出来凑数了,于是就想到了我。我当时读初中,还是要去上学的,就只有星期天可以帮帮忙了,有时,干脆就星期六也请假半天,跟着二哥去冬田干农活。我平时劳动也不多,什么农活都不会做,即使是滥竽充数,也得从头学起。
梯田的四周被杂草包围着,还没有春耕的田地中间,也被各种不知名的丛生杂草所覆盖。满山片野就只有我们六个人,全劳动力犁田翻地,半劳动力就用锄头把田埂四周的杂草芟除,把这些杂草埋在田里作为有机肥料。插秧苗时候就帮忙挑秧苗和递秧苗。
平生第一次学习做饭。到了中午,就叫我放下手中的锄头去做饭。大米是早上在家时,母亲就帮我们淘过的了,只要加上水,烧火就可以了。问二哥,哪里舀干净的水来做饭,他说从田里舀起来的水就可以了。我到处找干净点的,结果没有找到。后来,没有办法,就从田里舀着有些浑浊的水加入小提锅,放在灶台上,生起了火。所谓灶,就是左右两块石头,中间留住空隙用来撸柴火的,后面放的石头垫起来一样高,三块石头品字形摆着的石头阵。品字形的三块石头,小提锅稳稳当当放着,才不至于倾斜。因为是第一次做饭,生怕煮不熟,心中特别忐忑不安。也许是肚子饿了,也许是自己做的饭,也许是用冬田的田水做的饭,吃起来特别香。所配的菜,是早上母亲为我们准备的炒的腌制芥菜,还有一样咸菜是腌制的咸萝卜丝。阿聪和阿辉他们吃的和我们也一样。
遭遇“西北雨”(雷阵雨)。记得是夏天,有一次,与平时一样,二哥和我,都只是头戴斗笠,没有带上雨衣也没有带上棕蓑衣。午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老天下起了西北雨。躲在树下也不安全,也没有房子可以避雨,雨下得又大又猛。我们几个人坐在石头上缩成一团,还是被淋成落汤鸡。里里外外的衣服都湿了,哪有备用的衣服可以更换的啊。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穿着湿冷衣服继续劳动,出出力气,才不会让湿气往身体里渗透。过了一二个小时,湿衣服也就慢慢晾干了。经过风吹雨打日晒的我们哥俩,竟然不着凉不感冒,第二天好好的照样干活不误事。身体强壮是被自然所迫锻炼造就的。
到了夏收秋收季节,到了傍晚,劳作一天的我们已经很辛苦了,回家时还要肩挑一担稻谷。中午如果有剩饭,就可以配着咸菜充饥。如果没有,饿着肚子也得把稻谷挑回家。有一次,收割下北斗后(地名)的稻谷,因为丰收,比原计划多打了稻谷。所以,每个人都要比平时多加重量。稻谷都是用布袋子装的,二哥就把最轻的那一担让给我挑,问我挑得动挑不动?我说挑得动。二哥看我挑起担来步履蹒跚,踉踉跄跄的样子,而且要爬坡,就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来帮我挑一段爬坡路。还记得那段路的名字叫做“猪牯崎”。到了比较平坦的路才让我挑,还叮嘱我慢点,挑不动就停下来歇歇脚。挑回到生产队一秤,一百一十三斤,我平时只能挑八九十斤。二哥挑的一百六十斤以上的重担。
承包期只有一年,二哥也于第二年前往香港谋生和创业,而这段承包冬田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年之后,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这片冬田也就不耕种了,自然而然地退耕还林了。许多年之后,二哥从香港回家,还心心念念要重返冬田怀旧。遗憾的是,原来狭窄崎岖的山路已经长满乔木和灌木丛,根本就无路可走。只能够走到山顶上瞭望,聊以慰藉对这片土地寄托的深情,聊以慰藉,对这片梯田的无比思念。
回想起往事,想起与二哥同甘共苦的艰苦岁月,想到二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淌了下来。往事历历在目,二哥无比温暖的话语,关怀备至的举动,一次次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今生今世永远不能忘怀。谨以此文,表达对二哥的思念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