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
课程进入倒数第二天,因为早上楚楚有个小记者活动,时间在9-9.40分,接着就参加读经班刚刚好。到了集合地点,小朋友没记得带红马甲,甚至没有拿笔和笔记。想给她一点惩罚,又感觉不是时候,纠结犹豫之后还是给她爸打电话,让他给送过来。此刻深深感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是得想办法再抓一下,自己其实做是不差,为什么孩子就没有跟上?后面跟孩子学校的老师聊天,她对她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下了狠功夫。生活上的习惯,比如袜子要在洗澡后,立即洗好并凉晒。一开始就给三次提醒的机会,后面再犯直接就扔垃圾筒,她女儿一开始常常要去垃圾捡回袜子,到后面不捡到了,不以为然,想着没有穿妈妈或者婆婆会买,老师就是不给买,最后只能老老实实记住,上心,洗澡后洗袜子……作业也是,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就不给再写了,女儿哭着去学校, 又要被批评,如此反复一段,效率就提高了。反观自己,也有在做,可能就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将惩罚落到实处,所以孩子总是丢三拉四,自己总想着再大一点就好了。其实不然,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人生没有规划怎么走得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啊。活动方案突然改变,原本下午参观的环节提前到上午完成,并要现场写通讯稿,读经班没得参加。看她写的稿子,立马就想到她的生活习惯,疏于整理,不会总结。所以好的学习习惯源于生活习惯。看来,要立即行动起来了。活动结束,立马就跟她商量,生活习惯约法三章。真的要执行起来。
徐寿老师的易经讲座的第二十讲
国学经典,中国人不学,韩国人学,日本人学,谁学谁受益,不要以为中国的经典就是中国人学,墙里开花墙内香,科技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好,历史原因,在传承过程中,我国以朱熹以大学为主,说易经太难了,中庸是孔子学问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生活片段,记录。这派学问认为四书要先学,把五经太难以后再研究,把典放前面,把经忘了。把最核心的放弃了。现在很多人一提经典,就以为是论语,但论语不是孔子的全部学完。论语是孔子年轻说的话。孔子快70才安定下来,才收心,把圣人经典传下来,这是孔子最大的贡献。孔子年纪老的时候,不周游列国了,整理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准确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传人。
孩子就象一张白纸,用什么教育,孩子就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要用真经来教育孩子。
人的学问分六层;道德法木科学。经典比果仁,道德是一辈子,道在物中,道在生活。
人类学问分为六层,道是看不见,摸不着,道在悟中,道在生活中,就是学道,悟道,不与生活割裂。孔子的学问在经中,不是在典中。科学要符合大道,不符合大道给人带来灾难。
孔子的一生传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一生教的是六艺,晚年总结出来的是六经。从六艺演变六经,到宋代演变成了四书,后来中国文化一代不如一代。近代史,民族被人侮辱,是自己不自强。以致后来有人提倡废除古文,学习白话文。中国的戏剧没有了,只有香港的泡沫剧了,也预示着中国的文化走向末路了。艺术作品也有大人和小人的区别。以前时代八个样板戏,学完了革命热情上来了。
岳母刺字告诉我们精忠报国,母亲教育孩子,孩子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最长,母亲承担着巨大的家庭教育的责任。母亲生育孩子要养更要教育,看戏也是有教育意义的,有的爱国家,爱社会,尽忠职守,戏剧是寓教于乐,戏剧化。教育的目的是做大人君子,不是做奴才,做高级打工仔。艺术媒体要传播大道。
64求初爻,遇二,三阴爻,所以求婚媾。作为我们人来,要学会求,易经告诉我求的方法,要符合大道。三 四五爻构成一个卦,是艮卦,艮为山,艮象为明。下卦是震,四往下走,就是往震上走。九五一个阳陷在两阴之中,所以屯其膏,膏代表恩泽,膏泽,二三四爻代表坤卦,代表百姓人民。小心谨慎,学会示弱,向二爻学习守阴,不要向五爻学习,大贞凶。
当想做一件事情能力不足的时候要学会藏起来,等待时机,造福社会。学习了经典要用在生活中,用了才能收获受益。用经典的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帮助更多人学习经典,幸福家庭。大胆去做,越做越成熟,胆子要大,从小事开始做,深入人民,深入百姓。
一鸣惊人: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土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
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结合历史学习经典,行在生活,悟到,学习到。
不要想着怎么加盟,是空心圈的就先请教材,先把经典学好,多读经。遇到明师善友要紧紧跟随,圣人最有智慧的,圣人希望我们把经典传下去,得到圣人的加持,一帆风顺,大道成功。学经典,用经典,无不利,往吉。不要急于当官,急于当政,要先修养我们的道德,要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易经告诉我们事要符合天道,地道,人道。要怎么求,屯卦95爻告诉我们要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要藏起来,伺机而动。
沉淀自己方能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