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来,每逢下雪天,我总是忍不住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分享这样几句诗:
如果雪化了,你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里一定都会长出花朵。我会沿着花间的脚印去找你。但是,一年十二个月,我的心里会一直下雪吧。
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缱绻不舍的情意,很是浪漫、美好,这是《数星星的夜》这本诗集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诗歌之一,出自朝鲜族诗人尹东柱之手。而在77年前的今天,他死在了日本九州的福冈监狱。
# 被“掩埋”的诗歌天才
只听名字,你或许会觉得陌生,不过数十年来,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有关他的诗歌朗诵会及纪念活动源源不绝。那么他是谁呢?
尹东柱是朝鲜族的诗歌天才,1917年出生于吉林延边。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诗歌天赋,小学时就和同学一起创办杂志,发表诗歌。
1938年,尹东柱考入汉城延禧专门学校文科院,师从文学大家崔铉培、李扬河学习朝鲜语和英文诗。就读期间,在《朝鲜日报》上发表了多篇诗歌,比如《遗言》《自画像》等,还开始自学法语,大量阅读里尔克、纪德等作家的作品。毕业时,他将自己的19首诗作汇编成《天、风、星星与诗》,手抄三册,赠予了恩师和挚友。
1942年,为了赴日留学,他不得已改名“平沼东柱”,先后进入东京立教大学和京都同志社大学学习。在日期间,他被日本警察以涉嫌讨论“独立运动”的罪名逮捕入狱,关押在九州的福冈监狱,在狱中遭遇了残酷的人体实验,不幸于1945年2月16日离世,年仅27岁。
在短暂的一生中,尹东柱留下了119首诗歌和4篇散文。在日统治的黑暗年代,他坚持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写作。这是尹东柱在那个时代做出的最勇敢而又温柔的抗争,他就像一颗闪烁的星星一样刺破了黑暗的夜空。
诗无法挡住子弹,文章也不能阻止战斗。或许,诗的存在,什么也做不到。然而,战争的疯狂即使超越了语言,但能证明其野蛮性质的,还是只有语言。唯有最单纯的语言,才能为最残酷的时代证言。
# 我译他的诗,是因为我母亲读过他的诗
而将这样一位极尽纯粹、美好、真诚的诗人带到我们面前的是,《悬崖之上》的编剧全勇先以及他的姐姐全明兰。
1995年,全勇先母亲为他读了尹东柱的诗,朝鲜语特有的饱满情感和朴素的诗句,让他感到震撼。那绿锈斑斑的铜镜、埋着他名字的野山坡、没有门牌的街道、异国的雨夜和离别的站台……这样具体的意象,让他仿佛亲临曾经那个恐怖黑暗的年代。他不禁感叹,原来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诗人。
到了2005年,全勇先去龙井参加文学奖。他想起,这是尹东柱出生、成长和长眠的故乡啊。这样的一种因缘际会,一种冥冥之中的思想共振。他决定跟姐姐一起将这一首首美好、干净的诗歌翻译出来。
# 纯净如美丽星星般的诗歌
在书的后记中,全勇先写道:“他生活在那么残酷、污浊的年代,却写出那么美好、干净的诗句。”而这一点,读过之后真是深有体会。
尹东柱的诗克制而又暗含激情,天真而又富有深意,谦逊而又充满个性。从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对和平、自由的向往,有深刻的反思,也有浪漫纯洁的感情,平凡而又美好的日常,所有的一切都凝成了一首首灵动的诗歌,撩拨你的心弦,击中人心最最柔软的地方。
纯真美好如:“在白色信封里装一把雪,字也不要写,邮票也不要贴,干干净净的,就这样把信寄出吧。”
形象灵动如:“我折了一根直直的树枝,绑上绳子做弦,做成一把精良的弓箭,再用硬硬的芦苇秆做成箭头,怀着武士的心情,射向月亮。”
痛苦反思如:“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做人!”
勇敢坚定如:“我是要以赞美星星的心,去爱正在死去的一切,去走指定给我的道路。今夜风依然掠过星星。”
读一篇文章、一首诗,等同于了解一个人,或者说走进他的世界。在纯粹而又充满力量的文字背后,我看到了柔弱书生的表面下隐藏着的勇敢坚毅、温柔美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