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讲:创作过程—如何快速完成创作
如何快速完成创作:
第一、提升创作过程的吸引力
第二、加大外部过程的推动力
如何提升创作过程的吸引力:
一、把创作变简单。把创作过程流程化,降低行动的门槛。
五个流程:
1、定选题标题
2、列提纲
3、搜集素材
4、快速完成初稿
5、打磨初稿
二、主动自我反馈。
1、把创作流程写作本子上,完成一个打一个对勾。
让创作过程变得有成就感,把五个创作过程写在手边的本子上,完成一步打一个对勾;一次正向反馈提升一次成就感;
2、设定时间。用时限提升成就感。以10分钟为限完成一个流程。
如何加大外部推动力:
一、安静的创作环境。最大程度减少干扰,手机是最大的干扰源头。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在抽屉里。
二、需求外在的监督。
1、公开承诺寻求外在承诺,把创作计划公之于众。
2、找有共同目标的伙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三、设定截止时间。严格精确设定截止时间。一件事如果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和非做不可的理由就容易拖延。严格精确的截止时间我对付拖延最有效的办法。
终点不拖延,过程很拖延。
小结:
克服拖延快速完成创作的两个建议:
一、提升创作过程的吸引力
二、加大外部的推动力
思考题:找出最近一篇内容自己花了多长时间,如果再创作一篇类似的内容,你会怎样规划时间?
第二十六讲——如何设计课程内容的流程
如果设计课程内容:
一、开场两件事。开头两件事和中间三件事是皮,中间的话题切入和主体结构就是陷,只有陷和皮是完整的,内容才会是完整的。
第一件事:课程的口号、广告语。
第二件:自我介绍。名字加课程。名字前面加上身份。
要有仪式感。树立个人品牌和课程品牌。
二、、有有吸引力的切入。切入话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有足够高的坡度。
比如:家长课《讲故事比讲道理更重要》
三:主体结构化。
四种常规的结构
1、递进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来剖析问题。
2、平行式
3、流程式。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表达结构。
4、环形结构。用首位呼应的闭环结构,讲究起、承、转、合。
四、收尾三件事。
1、提炼总结。把笃信的观点用可操作性的步骤来重复。用第一、第二、第三来总结,不能 一笔带过。
2、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增加黏性和参与度。要布置很具体的、能在群里反馈单作业。
3、预告与自我介绍。预告下一堂课的主题,从听众会得到什么收获的角度来预告。最后再次强调自己的身份和课程口号。
小结:
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板块:
一、开头两件事:课程口号和自我介绍
二、切入要有吸引力。形成坡道效应
三、四种主体结构。渐进式、平行式、流程式、环形式、
四、收尾三件事:
1、提炼总结、布置互动作业、预告以及再次介绍。
第二十七讲——如何打磨开头和结尾
开头如果足够有吸引力,就成功了一大半。用坡道理论,用坡道的惯性把受众推向内容的主体。如何打磨开头才能形成坡道:
一、直接关联目标受众的利益。
例如: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专家又说听话的孩子没前途,怎么培养又有前途又听话的孩子呢?
二、引发受众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用问句开头,还包含反常识的观点。比如:我发现幸福的人原来最不讲道理,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给你详细拆解这个问题。
三、突出重要性。
老师讲“选题定位、结构搭建、金句打磨”等切入的方式就是用强调和突出的方式进行。
四、用小故事或场景切入。故事短小精悍、足够精彩才能吸引受众。
如何结尾:
好的开头是受众如何看下去,好的结尾是如何转发和评论的动力。转发是内容能够传播的重要途径。决不能虎头蛇尾。
三个结尾的技巧。
一、用金句结尾。共鸣越深转发的动力越强。
例如:
关于一篇励志的结尾:
唯有梦想才配得上你的焦虑;
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的焦虑;
投入才能深入 付出才能杰出 认真才能成真
二、用问题制造参与
关于职业生涯设计的结尾:
假设你所在的岗位被永远取消了你还想干什么?
假设你有机会去梦寐以求的企业面授,在简历上你想加一条什么优势呢?
小结:
开头的四个技巧:
一、直接关联目标受众的利益
二、引发好奇与探索
三、突出主题的重要性
四、用小故事或场景切入
收尾的三个技巧:
1、用金句引发共鸣
2、用问题制造参与
3、总结提炼强化价值
作业:找出你满意的一篇内容按照开头的四个技巧分别打磨四种开头,看哪一种你最喜欢?
标题:
当婚姻中已经没有爱,该不该继续留在这个婚姻中?
--女人为了孩子不离婚到底对不对?(修改副标题,吸引受众眼球)
当婚姻已经没有爱,孩子到底该不该继续留在这个婚姻里?有人说:人来这世上一辈子,为什么要委屈自己?能合了过,不能合就分,谁的人生都不是拿来将就的;又有人说你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就有责任和义务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对于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开头用坡道理论,直接关联目标受众的利益。该部分是添加内容,以前没有这块内容。)
央视13频道的《法制在线》栏目,今天的播出的内容是 “网红拉姆因家暴被前夫用油焚烧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当时只是看到文字内容,心中感觉好惋惜呀,这么年轻漂亮姑娘被前夫这么残忍地伤害了。
今天认认真真看完这期节目,更觉得心情无比沉重。镜头上的拉姆瓜子脸、高鼻梁、大眼睛,非常漂亮,十七八的时候她和同村的前夫恋爱,当初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她以为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可是,别人走进婚姻都是为了幸福生活的,而拉姆走进婚姻,灾难才刚刚拉下帷幕。婚后男人原形毕露,对拉姆实施家暴,痛苦不堪的拉姆也曾想过离开这个男人,但是已经有了孩子,她不忍心丢下孩子,男人每次见到拉姆想要离开他就跪地求她,并发誓说这是最后一次,于是她就一次次地原谅了这个男人。谁知这个禽兽不如的男人没有就此收手,而是一次次变本加厉来对拉姆实施家暴。
万般无奈的拉姆甚至曾经到妇联部门求助,也曾最终和这个男人离婚,离婚后孩子判给男方。但是,前夫又一次次去找拉姆要求复婚,为了两个孩子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家,拉姆选择了再次相信这个男人,后来他们又复婚了。复婚后男人没有一点悔改表现,故伎重演,继续对拉姆实施家暴,直至拉姆最终被烧死。
而拉姆之所以一直没有再次摆脱这个男人最根本原因在于:为了孩子,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看完这篇报道痛心之余陷入深深的思索。如果婚姻中两个人之间已经没有爱,为了孩子自己隐忍着来维持这段婚姻,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在此我想说说我的看法。(按照流程式结构来写,通过婚前和婚后情况来写)
一、“苹果皮式”的婚姻不可取。(修改:提升逻辑感,先观点后论据)
当婚姻中已经没有感情、没有爱,这样的婚姻继续存在其实已经是形同虚设,这样的婚姻就像很鲜美的苹果,外表看着挺好,内在其实已经从芯儿里面都坏掉了。用李中莹老师的话说这叫“苹果皮”式婚姻。(“傍大腿”效应)这些善良的女人看似为了孩子,但是当婚姻中已经没有爱的时候,家里的能量场就已经是冰冷的了,孩子是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家庭温暖和幸福的。
二、看似爱孩子实则害孩子。(修改:提升逻辑感,先观点后论据)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有些孩子胆战心惊,有些孩子长大后因为看到父母这不幸福的婚姻,长大后甚至宁愿单身也不愿走进婚姻。他们会说:如果婚姻就像父母那样的婚姻,这样的婚姻不要也罢。
在这儿我想给你讲一个我朋友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离婚后再也不愿走进婚姻,原因就是她自己从小没有看到父母怎么幸福的生活,等到自己进入婚姻后根本不会经营婚姻,第一次婚姻以失败告终。离婚后无论多少人给她张罗对象,她从来见都不见,她说:我感觉还是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比较好,我是真怕再组建家庭了。(修改:逻辑方面举例子来论证论点;提高表达的对象感)
三、幸福的婚姻是美容院,不幸的婚姻是灾难。
家庭本来就是来滋养人的,一个幸福的家庭女人会被深深滋养,由内而外散发着平和自然的美,这样的女人情绪状态稳定,对孩子和家人温和有爱,其他家庭成员也能从中受到爱的滋养的,家和万事兴。而糟糕不幸福的家庭,很多女人的情绪不稳定,甚至会“鸡飞狗跳”,因为自己积压很多情绪,所以也会经常冲孩子发脾气,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不仅不能健康成长,还会因此产生很多问题。
有些孩子长大后即便进入婚姻,也不知道怎么经营自己的婚姻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孩子对父母那份忠诚的爱,孩子也会沿袭父母的模式,用潜移默化从父母那里学到婚姻之道去过自己的生活。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离了三次婚,每次离婚的原因都是因为老公会打她。当咨询师让她说说她和老公发生冲突的的情节时,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来,有本事你来打我呀!就是这句话勾发了三任丈夫对她实施家暴,究其原因就是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爸妈经常吵架、打架,每次妈妈被爸爸打的时候,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来,有本事你来打我来!这句话从小就把来访者给催眠了,当她进入婚姻以后只要遇到和丈夫发生冲突,当她看到丈夫怒气冲冲的样子,她就不自觉地说出那句话,自然就一次次被伤害。因为孩子对父母盲目跟随的原爱,命运的轮回就在她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
所以,为了给孩子一个貌似完整的家,而不去想孩子到底能从这个家中学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这样不幸福的生活对孩子未来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只是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维持一个所谓完整的家。孩子从父母身上根本看不到幸福的模样,长大后他们进入婚姻也根本不会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代价其实不是一代人,甚至波及到下一代人。孩子小时候跟着父母不能幸福,长大后自己成家不会幸福。(该部分是添加内容,让文章有个更好的衔接,对上面事例有个概括总结,阐述因为孩子不离婚带来的长远不良后果)
李中莹老师曾经说过凡事都要符合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而三赢的前提就是“我好”。那些婚姻中不幸的女人,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不舍得离婚,以牺牲的方式来给到孩子自以为的爱,其实这样的爱真的不是一份最好的爱,甚至是一份极大的伤害。爱的本质一定是让对方能感受到平和、愉悦、幸福、快乐等等美好的感觉,而不是每天生活在惊恐和不安中,只为和爸妈能在一起。会爱才是真爱,不会爱还爱那是伤害。
如果你也生活在不幸的婚姻中,想想什么才是给自己、给孩子最好的爱。善良的女人清醒吧,不要为了孩子忘了自己。陈果说:生命是这一生最珍贵的一次性用品,不要辜负这仅有一次的人生,要慎重地使用,要郑重地决定,我们只能活一次,你怎么舍得让她不美丽!(收尾用陈果的金句来点题,女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出幸福的模样)